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边朝霞 贺伟)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神木撤县设市新设置的街道,神木市西沙街道充分发挥区位、土地、水源、煤炭、园区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推进“产城高地、智享西沙”建设,努力在现代特色农业、能源产业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经济社会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金秋十月,走进西沙街道燕渠村神木肆号农业水稻种植基地,稻穗颗粒饱满、河蟹三五成群,一片丰收景象。
一大早,燕渠村六组村民杨凤旗正在忙着清理水渠里的杂物。他告诉笔者,现在他不用外出打工,今年村里合作社成立后,他就来到这里上班,每天主要负责给稻田锄草施肥,一个月下来能挣四千左右,自己觉得挺满意的。
今年,西沙街道燕渠村六组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水资源,成立了神木肆号农业水稻种植基地合作社。该合作社负责人杨军告诉记者,合作社的土地是由去年梯田改造而来,今年开始稻蟹共生种养模式,共120亩,种植和螃蟹均长势良好,水稻预计产值可达8万至9万斤。今年他还在水稻旁边空地建造两个养殖棚,计划明年引进小龙虾养殖。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沙街道从突破到引领,开启特色种植养殖新思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让土地生金,农民增收致富。目前, 以长青食品、西沙苗圃为主的生态特色农业日益壮大,规模化玉米和山地马铃薯种植稳步增收,优质肉牛肉羊养殖提质增量,走出了农业“特”“优”发展的新路子。
为加快推进发展成果共享,西沙街道还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走进西沙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有的跟着欢快的音乐跳舞,有的在打扑克……其乐融融。今年85岁的李开明夫妇是西沙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第一批入住的老人。
采访中李开明告诉记者,他是养老院里的第一批“住客”,现在村里的老年人基本都住在这里,大家一起下棋、打牌、看电视、聊天、锻炼和吃饭,最主要的是这里经常组织文艺活动,还配卫生室能随时进行健康检查,比住在家里幸福。
西沙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郭凤岐告诉记者,养老院于2021年建成,2022年1月投入使用,每位老人每天收取10元,每年收3600元。现在养老院已入住22位老人,目前有20间空房,可容纳40人,计划明年进一步扩建,让西沙街道的老年人实现就近入住养老院。
近几年,西沙街道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办好民生实事,逐步构建起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目前,西沙街道已建成5家养老院和互助幸福院,让老人们养老不离乡、日常生活有照料、身体健康有关心、文化活动有保障。
据了解,2018年—2021年,西沙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785元提高到26125.38元;2021年,西沙街道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6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亿元,农业产值达到 6933.4万元。
提及未来规划,西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折永雷说:“我们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纵深推进三变改革,着力培植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继续扶持水稻、近郊蔬菜瓜果等特色产业发展,推进一批高标准农田和温室大棚建设,精细化管理推进麻家塔近郊休闲旅游观光的农业带和燕渠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实现西沙街道工农互补发展的新局面。”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西沙街道正着眼功能完善、品质提升、社会综合服务水平强化和城市形象更新,形成“一体一带一区一地”新格局,一幅现代西沙、活力西沙、生态西沙、文明西沙、智享西沙的美丽图景正在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