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秀美山川到辽阔草原,从奔流不息的黄河到雄踞蜿蜒的长城,从忠勇爱国的杨家将故里到恢弘壮阔的石峁遗址……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在这里交相辉映,深秋时节,神木大地一幅幅美丽画卷让人如痴如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神木市深入推进“136”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一山二水三城”文化旅游框架体系,持续不断兴文旅,构筑文脉传承新高地,建设与资源禀赋相适应的文化旅游强市,让城市更显魅力、更具活力、更加美丽。
行走在杨家城的栈道上,一眼望去,长长的栈道从山间蜿蜒到山脚,这里有古建凉亭,有苍崖古柏,沿着栈道前进,杨家城的秋景尽收眼底。作为“一山二水三城”中的其中一城,这几年杨家城不断完善景观、娱乐等基础设施,全面打造“杨家将故里”这张对外展示神木新形象的文化名片,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军事文化体验园、神木景观、五指柏、将军祠、三棵神松等景点也成了市民争相打卡体验地。
杨家城保护建设领导小组指挥部副指挥马乐兵说:“两年多来,杨家城保护建设指挥部按照文保规划、旅游规划,多点辐射,重点突破,实施了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目前杨家城初步具备了参观条件,随着保护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杨家将文化的精神内涵不断凸显,接下来,一些文化内涵深、观赏性强、体验感好的项目将陆续开放。”
十年间,神木市成功创建为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市,并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契机,不断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高A级景区建设步伐。目前,神木市已开辟沿黄观光、长城文化、草原文化、乡村旅游4条特色旅游线路,杨家城、高家堡古镇、石峁遗址、神木老城、尔林兔大草原等文旅项目“多点开花”,在一系列的文旅品牌塑造下,神木的知名度正在快速上升。
高家堡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石峁遗址所在地,近年来,该镇搭上文旅融合的快车,不断拓展全域旅游发展、丰富文旅业态、提升古镇颜值,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高家堡镇副镇长张毅平表示:“‘十四五’期间,我们以石峁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设国家考古公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进博物馆建成投用为契机,传承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着力将高家堡镇打造成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影视拍摄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和‘文旅特色鲜明、国内国际知名’的文旅名镇。”
“石峁遗址于2011年开始系统考古调查,2012年正式考古发掘,十年以来,石峁遗址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宣传展示、对外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可以说石峁遗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石峁遗址管理处副主任张志明介绍道。随着考古发掘持续深入,影响不断扩大,今年7月启动了石峁遗址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此举是神木市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实现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助推神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今后将聚焦石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标,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投入与管理齐抓,按照国家5A级景区建设标准,全力打造集探秘赏艺、学史增信、知史育人于一体的重要基地。
十年来,神木市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获得蓬勃发展,积极培育文化旅游节、光影艺术节、万亩草原观光节、读书节、赛马节等节庆活动品牌,持续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大力实施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不断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常态化开展惠民文艺演出,推出了一批文艺精品力作,大型情景音乐剧《酒曲人生》入选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毛乌素沙漠的女人》《歌从黄河岸边边来》获全国群星奖,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神木市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局长刘亚功说:“这十年,神木文旅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神奇神木 神秘神往’文化旅游节、‘黄土魂 神木年’等文旅节庆活动形成品牌,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6个,2021年接待游客2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益约6.8亿元。”
文化与旅游相生共兴、相辅相成,神木依托黄河、长城、石峁遗址、杨家城等重要历史文化载体,以“忠勇、创新、包容、共享”的城市精神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逐步形成了抱团互补、串珠成链的旅游发展新格局,绘就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未来,神木市将持续不断兴文旅,在公共文化事业、文艺精品创作、文旅产业发展、文物保护利用等方面继续发力、突破提升,让神木成为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通讯员 刘改丽 崔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