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周宝利)“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首境界恢弘、气势悲壮的词句,正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今天地处神木市店塔镇杨城村的麟州故城的红楼上所写。
店塔,麟州大地上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4800年前,寨峁先民在这里刀耕火种,点燃了新石器时代的文明火炬;2000多年前,西汉先人在这里使用彩绘雁鱼铜灯,成为中华早期文明的亮光;战国秦长城与明长城,双城交错,点缀群山,雄风犹存;北宋抗辽英雄杨业在此金戈铁马,保卫“杨家城”固若金汤,铸就“杨家将”千年荣光;1984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一篇《陕北有煤海 质优易开采》的通讯稿,拉开了神府煤田的神秘面纱,同年,店塔镇应运而生,由此开启了店塔飞速发展的历程。
近年来,店塔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系列重要论述,围绕“产业高新、城市靓丽、治理现代、生态宜人、文旅融合”的产业转移新高地、城镇建设新名片、基层治理新模式、乡村振兴新典范、文化旅游新地标的建设目标,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凝神聚气,守正创新,全镇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态势,被评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乡镇”。
服务设施标准化
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建成建设面积600平米综合文化馆1座,开设职工服务、文化艺术、体育健身、教育培训、配套服务五大功能;建成神木老年大学店塔分校;建成神木市图书馆分馆、城市书吧,馆藏书目及红色教育电子书目共计8000余册;建成以店塔红、店塔凝、店塔融、店塔梦为主线的党群服务中心;创建“印象店塔”“先锋店塔”“智慧店塔”文化服务线上平台;建成镇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1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2个。
服务活动多元化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载体
2022年以来,线下成功举办“迎新春·感恩党·写春联·送祝福”书法比拼活动、“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以书为伴·共赴未来”庆“三八”主题活动、“盛夏索香·浓情端午”包粽子活动、“忠勇麟州·人文店塔”杨家城徒步活动、店塔镇暖心文化培训班等文化活动30余次;线上通过公众号设立“店塔名片”“店塔镇记”“人文店塔”“点赞店塔人”等文化宣传栏目,吸引粉丝7990人,累计阅读量15万次。
服务体系制度化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结合店塔镇“1+3+5”基层治理现代化新模式,以全镇12个行政村,114个自然村为基点,以所属辖区为单位,构建起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体系,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店塔镇公共文化建设文件,建立以效能为导向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健全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部门协同、责权明确、统筹推进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新格局。
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店塔镇将继续立足陕西省工业大镇先行优势、秦晋蒙交汇区位优势、神府煤田腹地资源优势、杨家将忠勇文化历史人文优势,抢抓神木建设黄河“几”字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示范市战略机遇,着力打造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切实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新时代征程上奋力谱写公共文化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