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她,解她,百次皆以微风拂云,而又一回,却已春暖花开。
读她,解她,百次皆以微风拂云,而又一回,却已春暖花开。
38路车拥挤着,发出刺耳的刹车音,全车的人都剧烈地摇摆,仿佛杂乱的多米诺骨牌。突然,一个蓝色座椅显露了出来。姥姥左挤右挤,插过去,坐下来。“昱儿,你过来把书包放这。”姥姥的方言在拥挤的人群空隙里隐隐传到我耳朵,车上的人左顾右盼起来,“快点嘛!”姥姥迫不及待伸出手索要,车上的人一千零一只眼睛全部探照灯似的盯着我。车猛地一停,姥姥向前扑了一下,旁边一位阿姨上下打量了我一眼,微皱一下眉头。我有些窘迫,只好答应了一声,挤了过去。我轻声对姥姥说:“书包大占地方,不放了。”谁知她一把抓住书包带子硬拽,一边急切地说:“给我给我。”人们探寻的眼神又一次向我袭来。
车慢腾腾地继续行驶,姥姥突然抬起头,看着旁边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又看了看小女孩的妈妈,问道:“小朋友,今年几岁了?”女孩回答了,她妈妈却警惕地看着姥姥,我急忙转过脸去。已经数不清多少次了,要么不停地问小孩子,逗他们,和他们聊,要么莫名其妙地把临近开大的窗子全关上。或者提醒车上老年人说吹风多了容易中风,或者让小孩子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或者看到有位子,就戳戳不认识的人,说:“你去坐嘛。”有一次,姥姥坐在最后一排,她甚至站起来,跌跌撞撞,把全车的窗户从第一排一直关到了最后一排。
做好自己,何必多管闲事呢?我心里想。
偶然一次,看到了姥姥的日记。“昱儿的书包铁沉铁沉,坐公交四十多分钟,一直背着,万一压得不长个子怎么办呀?那次喊声大了些,她好像有点儿尴尬,有点生气。唉,这孩子自尊心强得很,就是不肯放下书包……”
“那个小女孩很可爱,像个小天使,每次看到四五岁的小女孩,我就想起来昱儿小时候……哈哈,她噘着嘴皱眉头的样子一点都没变呢。”
“上次在微信上看到那篇文章,老年人、年轻人都不能吹猛风,我的同事就是因为在办公室午休开大窗户才中风的,嘴都斜了,看得我心里难受,每次坐车看到有人把窗户开得那么大,太危险了,还是帮他们关上为好……”日记上的每个字都揪着我的心。这是姥姥多年来积存的善与爱呀,是发自内心的光。现在的时代,多数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姥姥的“多管闲事”恰表露出她没有被时代同化的那颗温暖的心。
读过一百零一次的姥姥,变得如初柔软和令人感动,那一刻,我的心春暖花开。
(指导教师:王友虎)
编辑:高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