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怀期望,不论什么事情都做不出来。”(海伦凯勒语)这是我读罢好友张嘉科先生《梯田人生》后最深切的感受。
平凉市庄浪县在我心里有着不亚于故乡岐山县的深深眷恋,因为它是书房沟外另一个远方的家,岔儿李家、湾儿李家所在县,嘉庆年间从书房沟外迁的正儿八经的李家支脉。因为小作《书房沟》认识了这个家,也因为这个家认识了庄浪县一帮子好友,有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的本家仁兄李栓成,甚好酒事千杯不醉的贺鹏程,敦厚持重肝胆一心的张嘉科、刘本本……这些时时怀萦心田的好哥们成为我眺望生命的最美好的向往。
庄浪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文明源头潮那秋系古“雷泽”之地,是华胥氏“履大人迹生伏羲”的地方,庄浪又是抗金名将吴玠吴璘的故乡。不论那陇上明珠云崖寺紫荆山还是那彪炳史册的陈家洞宋槐院,鬼斧神工般的百万亩梯田,无不诠释着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庄浪精神。
也正因了这神奇天成的深厚文脉,人杰地灵的历史禀赋,才让这块厚土上的芸芸众生有着热忱质朴、敢叫日月换新颜的豪情壮志,张嘉科就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这方黄土地”,这是他随笔集《梯田人生》中说的最多一句话,也是他赤子之心最真实的写照。
庄浪曾是一个苦甲天下的地方,是他和四十万庄浪人民一起,三十年如一日,以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英雄气概,凭藉最原始的人类工具硬是把荒山土岭修成了连天画卷般的百万亩水平梯田,让庄浪人民从此迈上了新征程,过上了好日子。掩卷长思,这也正是我对《梯田人生》和张嘉科老兄最为崇敬的地方。
在人类战天斗地的历史洪流中,总有人心怀虔诚、初心不改,哪怕衣衫褴褛却不失奋斗之志,百折不挠,忘我前行,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磊落的脊梁所在。《梯田人生》就是张嘉科先生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的最纯真的奉献,也从心底被他那一代人激情燃烧的岁月深深感动着。
张嘉科先生不仅仅是位扎根山区矢志不渝的实干家,而且是一位博学好思、文笔老道、能书擅画的老派文人,他的文章如他的山间岁月,满腔热忱却又平实辽阔,耐人寻味却不失思想光芒,很喜欢他那满是黄土气息的文字,直抒胸意,却叫人流连忘返。也甚是喜欢他那生机蓬勃,气象万千的山水画,不浮躁,不自矜,唯艺是务,唯美是求。
正因为他一丝不苟的生命态度,方才成就了他炉火纯青的格调品位,自在笔端流泻,不期而遇,一言概之,画的高下,只在修行。
笔墨简而意无穷应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张嘉科先生的笔墨里有一股不拘泥于气韵的“随处皆真”的静气,不媚俗,不欺世,细细品味自觉笔简意远,其简约疏淡却又不失深沉力道的画风,应是其倔强宏阔、不屈不挠的大山情怀最真实的体现。
叫我最为称奇感动的是,他竟然凭藉小作《书房沟》中的语言描绘,便创作出了他心目中的书房沟,峰峦叠嶂,明泉深壑,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全都跃然纸上,令人叹止。近七十岁的高龄,退休多年的他依然活跃在庄浪县的田间地头,走访村民,调研民俗,倾心公益,热情不减少年时,这需要何等的情怀和热忱。
一直以为生命需要深沉的力量,榜样的指引,在一个漫不经心的世俗时代,更需要榜样的力量,真实生命的召唤,甚幸,遇见了你——张嘉科先生。 文/李巨怀
画家张嘉科,生于一九五六年正月,甘肃庄浪县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水利工程师,庄浪县第九届政协委员会副主席、县第二届美协主席、甘肃省美协会员、平凉市美协常务理事,定西市、庆阳市书画院特邀画家。
李巨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安大学研究员、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发表作品200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老牲》《没有波长的阳光》,随笔集《清水河》《信言集》《今晨心语》《今晨心言》,报告文学集《开拓之路》等。长篇小说《书房沟》多次再版,并被拍成电影翻译成多种外语版本。曾获全国性奖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