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为增进广大游子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助力加快“三强四美”现代化新武功建设, 7月31日,武功书院书友会组织西安、咸阳、杨凌、宝鸡、浙江五地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等系统专家顾问及优秀作者代表,举办“寻根漆水文脉 探访绿野书院一一武功书院2022线下采风暨创作分享报告会”。30多位书友相聚武功古城,共商武功文化振兴良谋。
漆水河畔碧波荡漾,武功古城日新月异。采风活动分“行走古城”和“书院寻根”两部分进行。当天上午,在武功县委宣传部、武功古城管委会、武功县文联等相关领导陪同下,采风团成员先后参观了武功古城规划馆、报本寺塔、都城隍府、后稷教稼台、康海墓园、苏武纪念馆、姜嫄水乡等知名文化景点。每到一处,当地向导陪同、专家名师讲解,听者入脑入心、如痴如醉,大家被武功古城诸多的名胜古迹深深吸引,为其“方圆五公里、上下五千年”的罕见文化底蕴赞叹不已。大家边走边看,一路谈笑风生,灵感碰撞,不知不觉地回到历史人物、英雄故事情境之中,亲切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后稷故里寻文脉,绿野学堂话文学。当天下午,采风团成员走进绿野书院所在地——武功绿野中学,在校领导的讲解下,大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校史馆。绿野中学始创于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历经950多年发展积淀,坚持以宋儒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办学理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一副长联“山高水长先生之风与濂洛関閔而并著;日新月异诸儒所学合中东欧美而普通”,令人回味无穷。
别开生面的文学研讨会由中共陕西省委宣讲团成员、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魏奇教授主持。武功知名乡党、陕西省作协原党组书记、省政协原文教委主任、武功书院院长雷涛先生亲临现场并讲话。雷涛院长围绕武功文化事业发展和武功书院宗旨定位,语重心长地提出了三点希望,即文学创作的自信与提升、弘扬和传承好关学精神、齐心协力把武功文化大县建成文化强县。与会同仁积极发言,热烈讨论,共谋文化哺育“产床”,同献乡村振兴良计。
为提高广大书友文学素养,首届“孙犁散文奖”获得者、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袁方教授应邀作《文学的坚守》专题讲座。袁方教授围绕“文学即人学,人品即文品”,强调文学作品要说人话、讲真话,作家要注重知识积累和天赋素养。武功籍青年作家、浙江省作协会员张寒以《关于散文写作的几点思考——结合武功书院公众平台作品现状》为题,就文学创作经验及写作投稿应注意的问题,和文学爱好者幽默互动、愉快交流,强调“心中要有读者意识”。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雷动。
武功县委宣传部、武功古城管委会办公室、武功镇政府、武功县文联等单位相关领导全程陪同并参会。传媒界知名人士、新浪陕西总经理付士山,就武功书院如何进一步提升新媒体融合力度、运用互联网+增强宣传广度提出了意见建议。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原总编辑、西安院士工作站站长、双湾论坛秘书长孙毅代表武功书院致答谢词。
为表达对绿野中学学子的期许与鼓励,武功书院向绿野中学捐赠雷涛、赵常丽、张俊杰、杨娟珍等作者的文学作品《原乡记忆》《倒读青春》《湖岸记事》《稷山彩凤》和关学理论研究图书《张载哲学思想简明读本》。武功县委宣传部、武功县文联、武功古城文化研究会分别向采风团成员回赠《武功县志》(1991-2010版)《武功历史人文集萃》《话说武功古城》《吴德印》等史料图书。
本次文化采风活动内容丰富,是一场心灵盛会,一次精神大宴。通过看、听、讲、评、游等多种形式,采风团成员兴味盎然、心旷神怡,深感不虚此行、收获颇丰。大家表示,要传承武功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依托家乡独一无二的乡土文化“产床”,饱蘸爱乡笔墨,书写武功赞歌,为宣传武功文化、促进武功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