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会8月24日召开——
我国首次公开发布麋鹿栖息地与健康监测指标
大兴麋鹿文化将打造成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一颗璀璨明珠
今年8月24日是麋鹿回归祖国33周年,北京大兴南海子作为麋鹿模式种发现地、野外灭绝地、首个种群成功回归地,在麋鹿文化的传承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为更深刻地传承传播麋鹿文化,将其打造成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大兴区将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携手,全力推动麋鹿保护自然申遗、北京南海子文化博物馆建设、南海子麋鹿文化大会三项重点工程。同时,大兴区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发起成立北京南海子文化研究院,深入开展南海子文化专题研究。
适逢冬奥会吉祥物全球征集、新国门•新大兴形象塑造深入推进之际,8月24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将联合举办2018北京南海子麋鹿大会,助力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我国目前有50多个麋鹿迁地保护种群 现有麋鹿6500只左右
麋鹿是我国特有的野生动物,俗称“四不像”,距今已有300万年的生命历史,是我国堪与大熊猫媲美的珍稀野生动物。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麋鹿在我国曾广泛分布。永定河流域历来是麋鹿的重要繁衍之地。明代以后,麋鹿在我国逐渐减少,在上个世纪初最后一群麋鹿消失在永定河畔。
南海子地区是麋鹿的科学发现地(模式种产地)、本土野外灭绝地、重引进地。北科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非常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麋鹿保护工作,30多年来累计投资1.6亿元,支持麋鹿中心通过湿地生态系统恢复、麋鹿生物学研究与技术集成、迁地保护种群建立三项举措开展麋鹿保护工作,先后闯过“繁育保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控”三道难关,使麋鹿保护种群不断复壮,麋鹿保护因此被誉为“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样板”。
33年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分别向湖北石首、浙江慈溪、河北滦河上游、北京动物园,江西鄱阳湖等地直接输送了497只麋鹿,建立了 37个迁地保护种群,现今迁地保护种群数量达到1800只左右,占我国总麋鹿保护场所的72%。
麋鹿又有新家园,即将落户弥河湿地
再过几天,就是麋鹿还家33周年。33年来,麋鹿中心以“环境适宜、政策支持、效益融合”为原则,秉承“科技先导、生态优先、科学保护、教育普及”的理念,紧扣首都生态建设的主旋律,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创建了麋鹿奠基种群及放归野化种群,先后编制了麋鹿中心的发展规划、规范化饲养及管护方案、种群输送及重引入方案,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分类型、分年度、有计划建立保护地。今年,麋鹿中心已完成了山东青州弥河国家湿地公园放归地的考察,即将于8月24日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会上举行赠送15只麋鹿的仪式。至此,麋鹿中心建立的保护地种群将达到38处。山东青州弥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山东省青州市,属于麋鹿的古分布地范围内,麋鹿输出到青州,不仅增加了青州弥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为青州的文化建设输入了新的元素。麋鹿落户弥河,“最美湿地”再添“最美文化”。
全国首次公开发布麋鹿健康与栖息地生态指标监测数据,成为构建麋鹿种群健康数据库的奠基石
2017年,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选择北京麋鹿苑、湖北石首、天津、湖南东洞庭湖、江苏大丰、江西鄱阳湖、河北滦河上游和辽宁千山鹿场等场所,开展麋鹿及其栖息地生
物多样性健康监测数据采集工作。麋鹿迁地保护种群监测数据采集主要包括:调查迁地保护场所麋鹿种群数量;麋鹿种群健康监测数据采集,主要监测麋鹿身体的内环境,外环境的稳定性,检测麋鹿的应激、繁殖、营养、消化、免疫能力等;麋鹿栖息地生存要素监测数据采集、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采集、北京麋鹿苑麋鹿遗传多样性监测数据采集。
据了解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首次实施了南北跨度和四季覆盖的麋鹿监测数据采集,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行为观测的工作局面。这项监测体系的实施得益于野生动物非损伤取样技术的发展,也是迄今国内外第一次针对濒危物种将单一指标与综合指标统筹分析,为判定濒危动物健康状态提供科学数据的指标体系。
据了解,我国麋鹿重引入是濒危物种保护的重大科学实践。物种的灭绝和濒危与遗传多样性低有着密切关系,遗传多样性低,会加大濒危物种在变化环境中的灭绝风险,导致麋鹿遗传多样性很低的因素包括主要栖息环境破坏、人类过度捕猎、疾病和较低繁殖率等。现有种群是18只麋鹿的后代,研究表明,近交系数高,种群杂合度低,遗传多样性严重衰退,这也是所有濒危物种的共性问题。
随着保护力度增强,人类过度捕猎影响已经去除,其他因素正是开展麋鹿这种极小种群濒危物种栖息地和迁地保护监测的关注点。加强麋鹿监测,不但能掌握麋鹿基因多样性状况、变化趋势与进化潜力,还能对上述主要威胁因素制定对策,降低灭绝风险,为物种长远生存奠定基础。
大兴麋鹿文化纳入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重要内容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推进以来,大兴立足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赋予的功能定位,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特别是针对南海子麋鹿这一独特的文化元素,确立了把麋鹿文化打造成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一颗璀璨明珠的工作目标,并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厚植“新国门•新大兴”文化根基。
麋鹿一直是南海子的“土著居民”,南海子是麋鹿在中国最后的栖息之所,也是东归回国之后最初的家园。它所在的永定河流域正是麋鹿的重要繁衍之地。因此,麋鹿文化不仅是南海子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更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打造麋鹿文化品牌对于丰富南海子文化内涵、推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具有多重意义。
打造麋鹿文化有利于展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突出成就。麋鹿重引入南海子项目,被国际保护人士赞誉为“世界上最准确的重引入项目”,它使麋鹿种群得以复壮,再无灭绝之虞。同时麋鹿作为带动生态复兴的“旗舰物种”,能够时刻警醒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升生态保护意识。麋鹿的回归与复兴,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中国经验。
打造麋鹿文化有利于开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崭新路径。麋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渊远流长、异彩纷呈。在甲骨文时期,麋鹿骨骸就成为了最早的文字载体之一。而“鹿”因与“福禄寿喜”中的“禄”字同音,也被认为承载着祥瑞仁和的美好寓意。打造麋鹿文化正是弘扬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打造麋鹿文化有利于凝聚起爱国奋斗的共同信念。麋鹿物种的沉浮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从科学发现到本土灭绝,从漂泊海外到重返故里,从物种繁育到种群复壮,麋鹿保护的每一次华丽转身都是国家强盛的生动注脚,可谓“国家兴,麋鹿兴”。麋鹿的中国故事是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怀的最好篇章。
打造麋鹿文化有利于推动国际交往的多元发展。最先发现麋鹿这一新的物种,并将其引到国外的大卫神父是法国人;当麋鹿在中国本土灭绝后,将世界仅存的18只麋鹿收集到乌邦寺庄园散养,使麋鹿生机得以延续并送归中国的贝福特公爵是英国人。可以说,麋鹿是中英法友谊的见证者,是国际交往的受益者,也是民间外交的先驱使者。
此外,在积极做好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方面,大兴区还着力打造永定河百里生态文化绿廊;强力推进永定河沿岸生态建设工程,实施8000亩造林绿化工程;加强永定河沿线5个传统村落的保护;强化文化内涵挖掘与传播,完成《西山永定河大兴段历史文化》概要编写;全力打造南海子皇家苑囿金名片,筹办“新国门•南囿秋风”南海子文化周、“新国门•南海子”春节苑囿庙会,提升利用团河行宫,研究复建南红门行宫。
开展麋鹿保护自然申遗 举办南海子麋鹿文化大会
为积极建设麋鹿文化品牌,大兴区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近期将开展麋鹿保护自然申遗、推动北京南海子文化博物馆建设、举办南海子麋鹿文化大会等重要活动。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2)发布的《物种引进指南》认为,中国麋鹿重引进项目是全世界138个物种重引进项目中最成功的15个之一。自1993年,麋鹿实行迁地保护政策,野生种群得以恢复,麋鹿再无灭绝之虞。国际动物保护组织评论“将一个物种如此准确的引回到它们原来栖息的地方,这在世界的‘重引入’项目中堪称独一无二”。大兴区将积极推进麋鹿保护申报自然遗产工作。不仅将极大提升公众保护自然、关爱自然的责任意识,同时也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传承。
为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科普宣传的有力阵地,为南海子文化传承传播提供场馆支撑,大兴区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将携手建设北京南海子文化博物馆。博物馆拟建设规模3万平方米,以麋鹿文化作为重要内容,集中展现以麋鹿为代表的北京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成果,展示皇家苑囿历史文化遗产,开展生态保护与科普教育研究,为社会提供体验历史文化、感受生态文明的重要场所,努力打造南中轴延长线上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北京文化新地标。
8月24日是麋鹿东归33周年纪念日,2018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会将隆重举行。同时,大兴区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将以此为契机,开展连续性的年度麋鹿盛会,推动麋鹿文化的内涵挖掘、精神传承、品牌传播,把大兴区打造成全国麋鹿科研高地、麋鹿文化传播策源地和麋鹿民间外交新阵地。
大兴区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成立南海子文化研究院
8月20日,大兴区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发起成立北京南海子文化研究院。研究院依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联合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满学研究所、北京史研究会、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京南大学联盟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着重围绕五大方面开展研究:一是南海子地区历史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二是金元明清时期南海子历史地理与生态变迁;三是清代南海子及永定河水环境研究;四是清代对南海子及永定河的管理与治理;五是南海子与清代政治。
通过成立北京南海子文化研究院,深入开展南海子文化专题研究,能够充分挖掘区域特色文化,阐释文化精髓,扩大文化影响力,厚植新国门•新大兴文化根基,助力首都文化中心建设。大兴区积极打造以南海子文化为特色的大兴文化品牌,就是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力争将南海子文化打造成首都文化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