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平利县大贵敬老院 五保老人乐享晚年

发布时间:   作者:张海峰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张海峰)   清早微凉,掩映在黄洋河畔翠竹绿柳间的白墙青瓦马头墙的四合院落,炊烟袅袅、阵阵欢笑。

跟随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大贵区域敬老院负责人张昌海走进院落,立马就有几人围了上来,他们很新奇地看着来访者,寸步不离地跟着,时而手舞足蹈,时而自言自语。

“这几人都是智力低下的五保老人,见了生人就这样,我们说话他们又都听不懂,慢慢地摸索着用手势和他们交流。”张昌海边介绍,边用手语和老人交流。

环顾四周,整洁干净的院子,屋檐下和院子里摆放着一排排座椅,老人们悠然自得地晒着太阳,连廊过道里轮椅上老人或坐或躺,“白大褂”们在人群里穿梭,一会儿为这位捏捏肩,一会儿为那位捶捶腿,这边给老人发口服药,那边推着老人散步,在忙碌中,老人们开怀大笑。

“叮叮......叮叮......”随着一阵阵铃声响彻大院,老人们缓慢起身,有拄拐杖的、有相互搀扶的,往餐厅慢慢汇集。张昌海介绍说:“我们这里目前居住了115位五保老人,其中多半都是聋哑和智力低下老人,全失能老人41人,每次开饭前都会提前15分钟打铃,以便老人能够有足够时间来餐厅用餐。”

走进餐厅,老人坐在四人位餐桌椅上,工作人员将分装好的饭菜放到每个桌上;另一边,几名“白大褂”推着餐车疾步出去,来到一栋独立二层小楼,将饭菜送往每个房间,只见一名瘦弱的老人斜躺在床上,“白大褂”轻轻拍了下老人,慢慢扶着靠在床头,或许是瘦弱、或许是床头太硬的缘故,老人皱了皱眉,“白大褂”赶紧拿起被子垫在老人身后,拿起饭一口一口喂给老人。

“他们都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我们在一起八年了,早已把他们当成了家人,对卧床不起的全失能老年人,除了穿衣喂饭、端屎端尿、活动肢体,还要陪他们聊天解闷,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护理员胡萍边说边抹眼泪。

走在院里,不时有老人过来打招呼或点头示意。祝代汉老人说:“以前住在山上的草房子,现在住着宽敞的楼房。”吴永秀老人说:“以前得病了自己管,现在得病了院里会送去医院,还有人招呼。”周清地老人说:“以前一个人,现在是个大家庭,感谢党,感谢政府,给了我们一个家!”

据平利县民政局副局长汤庆介绍,近年来,平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政工作,养老事业得到大力发展,“十二五”至今,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39亿元,建成并投入使用养老机构17所,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989人,实现十一个行政镇全覆盖。他说,民政工作是“菩萨”事业,做民政工作就得有一颗菩萨心,让全县五保老人时刻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家的温馨和亲人般的照护。


编辑:金苗           责编:慕瑜           终审:吴汉兴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