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支教陕西宁强县教师储晓清:爱,来自于点点滴滴

发布时间:   作者:吴天文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2、储晓清正在给学生上课。.jpg


2021年9月12日傍晚,经过9个多小时的旅行,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北城小学女教师储晓清来到了1600公里外的汉江之源、氐羌故里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1、储晓清在与学生一起跑步。.jpg


储晓清支教的是宁强县实验小学。新的同事、新的学生及学生家长,他们的热情让初来乍到的她感受到了一股股浓浓的暖意。尤其是这里有条不紊的教育管理,浓厚热烈的教研氛围,勤奋耕耘的老师,活泼可爱的孩子,淳朴善良的家长,都令她敬佩不已。而最艰难的是每天的晨跑,身体有些发胖的她一开始只能跑两圈,然后三圈,最后能和孩子们一起跑完五圈。最难忘的是她和一群留守儿童一起过中秋时,一起畅聊中秋节的来历,一起诉说着对亲人的思念,这让身在异乡的她顿时多了一份温暖。最让她记忆犹新的是第一次开家长会,她发现来开家长会的大部分是爷爷奶奶。经了解得知,因为没有合适的增收致富产业,一些孩子的父母选择外出打工,而不能陪在孩子身边。散会后,淳朴的爷爷奶奶们用浓浓的家乡话拜托她照顾好他们的孙子孙女、好好教育他们……她不住地使劲点着头,并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辜负他们的期盼,一定要把自己真正当做宁强县实验小学的人,为宁强县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在拿到数学教材那一刻,储晓清傻眼了。原来宁强县实验小学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的。而北师大版的教材和江苏版的教材在编排体系上有着较大的不同。为了尽快熟悉教材,她只要一有时间就认真翻阅研究,虽然教材不同,但课标是一致的,她坚持紧扣课标读懂教材,认真落实课标倾心教好教材。

课堂是储晓清的主阵地,她的每一堂课都是开放的。宁强县的数学教研员、校长会走进她的课堂,与她深入交流探讨;一线教师也常来她的课堂上坐坐,其中不仅有数学老师,还有语文、英语等学科的老师。因此,每一节课,她都要下一番功夫钻研教材,认真思考琢磨如何在课堂上既能落实好“双减”政策,又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在融入她的思考和想法的同时展现自己的教学特色。她还经常走进其他老师的课堂尤其是年轻老师的课堂,她从如何研读教材到教学机制甚至教姿,倾其所有耐心指导。



支教期间,储晓清还走进偏远的巴山镇中心小学和大安镇中心小学。山区的孩子比较淳朴,每一节课都能让她有“心动”的感觉。在给巴山镇中心小学的孩子带去《线的认识》一课时,她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课堂上,她用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肢体动作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了三种线。这种巧妙的设计,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她给大安镇中心小学的孩子带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课后与听课老师们交流课的设计理念,给数学老师们作了《双减下,如何进行单元作业的设计》的微讲座。在三校联盟活动中,她执教《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并作了微讲座《基于双减之下,作业的减量与增效》,着重分享了如何布置特色作业,根据所学内容让孩子们试着用数学小报的形式展现知识点和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知识,把美术和数学融合在一起,把数学带进生活,不让特色作业成为孩子们的负担。

宁强县和南通市的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习惯上都有些差异,储晓清带的班级里不仅有很多留守儿童,还有孤儿。她与他们相处,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记得储晓清在上完第一节课后,有个孩子跑过来说:“储老师,你上的数学课我喜欢。”但也有个孩子用方言说:“储老师,你比较‘歪’(凶)啊!”

还有个女生时不时拿作业来问她,身上总有些味道,于是她悄悄跟那位女孩约定:明天洗完澡后换身干净的衣服来上学。过后一问班主任才知道,原来这个女生和太爷爷生活在一起,家里条件极其不好。当天晚上,她便在南通市崇川区北城小学毕业班的群里,号召给这个女生捐赠衣服和生活用品,希望能给这位女孩的生活带来一丝温暖。

班上最让她心疼的要属王同学了。一个周五的下午放学后,她看见王同学跟着托管班的老师身后走,她问王同学怎么没人来接他回去。王同学悄悄告诉她,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有人来接他。她问谁来接,王同学用低低的声音说:福利院。她一下子蒙住了,疑问、酸楚伴随着阵阵心疼。第二天,她给王同学买了许多学习和生活用品。王同学不好意思地说:“谢谢您,储老师!”



近一年的支教期间,储晓清多次走过宁强县城南大街、北门巷、永惠门外、古城墙旁、出租房里、小区楼上,走访特殊孩子,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这是她周末的日常工作。当她踏进毛同学住的地方时,眼前的一切让她无法相信,三个人住一间小屋,不禁让她心头一酸。随后,她将南通市崇川区北城小学毕业学生邮寄来的第二批物资都给了毛同学。

早餐前,午饭后,晚辅时,储晓清总是利用可利用的一切时间,耐心细致地去提优补差;总想在有她相伴的日子里,能够让所有孩子爱上数学,在神奇的数学王国里尽情地遨游。每当她看到办公桌上多出来的午餐桔子和苹果时,她知道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她,她对他们的关爱,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为此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从南通到宁强,一路行走一路芬芳。每当太阳从宁强县城外的东山观背后升起,照在碧波漾漾的玉带河上,照在美丽的宁强县实验小学楼上,都会让储晓清心旷神怡、浮想联翩。这段如梦似幻的时光,曾经那么的漫长,如今却又那么的短暂。从秋来满园桂花香,到冬雪飘落古羌城,再到春暖花开汉江源、仲夏太阳升东山,储晓清走过岁月的秋与冬、春与夏,认真研读了陌生的教材,遇见了陌生的同事,教到了陌生的孩子,接触了陌生的家长,而如今,这些“陌生”早已变成了熟悉、精彩、感动和依依不舍。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通讯员 吴天文

 

编辑:西亮           责编:王越美           终审:吴汉兴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