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省交易中心)迎来成立六周年。
六年来,省交易中心在省发展改革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着力加强平台建设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在保障经济发展、服务市场主体、促进行业发展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承接国家、联系各市交易平台的工作枢纽,六年来,省交易中心积极践行公共资源阳光下交易承诺,完成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转让、国有产权交易、医用药品耗材采购等板块的整合,公共资源交易市场逐步实现了由分散向集中统一转变。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各类交易项目2.7万宗,交易金额突破5100亿元。
激发创新原动力 开创陕西新模式
因改革而生,伴改革而兴。2016年,陕西深化“放管服”改革,撤销合并陕西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陕西省省级单位政府采购中心等5家事业单位建制,整合组建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新的时代背景下,省交易中心深刻把握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明确了新阶段的发展方向。
省交易中心成立以来,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着力在“业务整合、制度建设、系统建设、场所改造”上下气力、在“优化职能、形成合力、创新服务、统一标准”上做文章,有效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的市场化、数字化、法治化和规范化水平,摸索出一套公共资源交易的“陕西模式”。创新应用开标“不见面”,投标“不出门”新模式,大力推行“指尖办”“智能办”,开发移动客户端APP,搭建智能问答云服务系统,机器人辅助办事引导……实施“无接触”式评标,“视频直播”和“远程交易”,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建立“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开通各类防疫、抗疫药械绿色申报通道,推动疫情期间交易不打烊。
省交易中心不断深化模式创新,打造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一张网”。全省统一的公共服务系统、电子交易系统、电子监管系统全面部署应用,建成覆盖全省省级和12市(区)平台“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陕西省)”网站集群,实现纵向贯通各地市,横向联通行业平台信息互通共享,形成了上下衔接、环环相扣的管理链条,分别涵盖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药械疫苗采购、权益类等4大类23小类约70%以上交易。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门户网站建立以来,访问量稳步增长,目前日均访问量10万次以上,累计突破7600万次。
高点规划,细处着手。走进陕西交易中心,交易受理区、公共服务区、交易作业区、业务洽谈区、专家休息区、电子监控区等10个功能区域一应俱全。对标规范,科学设计。中心还配备了裸眼3D和全息投影平台,信息一体化显示系统,三维身份识别门禁系统,线上业务自助办理系统,电子投标解密系统,开评标室智能管理系统以及评标专家电子签名动态CA管理系统等8个智能化设施系统。其中动态CA管理技术荣获中国公共资源交易联盟颁发的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科技创新成果奖”。
“交易大厅受理窗口摆放的自助一体机,可以线上进行企业注册和在线办理,大大方便了业务办理。而且还摆放了各类项目招投标指南和流程图,办事流程一目了然。”“这里的窗口服务做得十分贴心,窗口人员面带微笑,服务热情,对于询问的问题都能够耐心地一一解答,还有智能机器人,随时解答业务办理的各方面问题,非常方便,让人感觉很舒服。”前来办业务的群众说。
陕西公共资源交易用改革践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021年实现交易额1239亿元,昂首迈入千亿时代。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实现交易额平均增长27%以上。
功以才成,业由智广。省交易中心始终重视搭建平台、招才引智。配合省发展改革委推进专家库资源整合共享,完成住建、水利、交通、工信等4个省级行业专家库,接收全国铁路专家库数据,建设完成全省统一的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整合后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专家达到1.2万名,有力地保障了各类交易项目招标评标的规范高效开展。
在跨省域合作方面,2020年9月,省交易中心与山西、内蒙古、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宁夏、青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1个省(区)级交易中心共同建立了远程异地评标的省际合作平台,为区域一体化的大市场建设奠定基础。
学思践悟求突破 创新实干勇担当
奋力实干者必有所进,勇于创新者必有所成。六年来,省交易中心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推动改革创新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努力探索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的发展新路。
“绿色通道”保障重点项目招投标实施。对政府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及民生、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重点民生项目,坚持优先办理进场登记、优先安排开评标场地,靠前服务、主动对接,文不隔夜、事不过天。去年以来,组织实施陕西省府谷古城勘查区一号井田探矿权转让、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等50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东庄水利枢纽大坝等10亿元—50亿元以上的项目14个,1亿元—10亿元的项目129个。
创新开展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2018年11月8日,省交易中心受延长石油榆林煤化公司委托,通过平台向全国征集煤炭产能指标出售信息。同年11月27日,延长石油榆林煤化公司与辽宁阜新矿业集团和内蒙古昊盛煤业公司签订合同,成交产能置换指标1100万吨/年,为全国单笔最大的煤炭产能指标交易。
省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搭建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平台是陕西通过市场化手段去产能的创新性尝试。此举不仅解决了煤炭指标需求企业盲目寻找指标的问题,还节省了中介费用,缓解了指标出售企业资金压力,对加快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中小煤矿有序退出,促进优质煤炭企业释放产能,推动我省能源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作用。2021年以来,省交易中心吸引了42家煤炭企业挂牌转让产能指标,组织开展12宗指标交易,总计置换产能指标434.6万吨/年,成交额达4.1亿元。
积极推进水利监管国家试点。2021年4月,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将陕西省确定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招标投标监管试点省份。结合我省实际,省交易中心创新性地将我省电子监管系统建设与水利监管试点工作相结合,经过多方协作努力,基本实现了部省市交易与监管数据一网汇聚的试点目标。2021年12月,通过了水利部与国家发改委共同组织的试点工作评估。
聚力做好药械带量采购。“咦,利伐沙班咋降价了?而且还降了这么多!”家住西安高新区的吴才云,因心脏房颤防止血栓形成长期服用抗血凝药物利伐沙班。“上次购买时还是138元/5片每盒,现在成了10.58元/20片每盒。算下来,每个疗程就能少花费2470元,一年能省9800多块钱呢!”吴才云兴奋地说。患者医药负担的减轻,源自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的落地执行。自2018年集中采购工作正式开展以来,省交易中心致力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积极推动陕西省药械集中采购改革,陆续实现药品、医用耗材、非免疫规划疫苗的上线交易,切实减轻老百姓医药负担。
“药械采购把药价降下来,切切实实让老百姓享受到红利,意义重大。”省交易中心业务三处陈斌处长欣慰地说道,“2020年以来,我中心在陕西省先后开展了4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有效减轻了患者用药负担。并与医保、卫健、药监等部门协同配合,保障了中选药品供应、使用、货款结算等,确保药品降价后群众买得到、用得上。”
截至2022年5月底,全省共实施国家级药械集中带量采购项目8个,省级(省际联盟)项目13个。中选产品最高降幅98.2%,平均降幅50%以上。经核算,仅2021年就为全省医疗机构实际节约药械采购资金30亿元以上。此外,省交易中心开通绿色通道,落地执行广东联盟、京津冀联盟等3轮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和配套耗材联盟带量采购,从疫情初期单检每人份120元降至16元,混检每人份30元降至3.4元,降幅达到86.7%和88.7%,有力支持了陕西省核酸检测费用的大幅下降。
建立金融服务平台。省交易中心充分运用“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模式,搭建“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平台”,为市场主体企业提供电子保函、投标贷、中标贷等低成本、高效率、多渠道的金融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减轻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难题,有效节约招投标企业的交易时间和成本。目前,已上线金融机构10家,开具电子保函1513笔,在线服务企业400余家,节约企业资金3.3亿元。
率先建立“陕西公共采购电子商城”。2021年3月,省交易中心筹建的“陕西公共采购电子商城”正式开通,涵盖政府采购电子卖场、企业和法人采购、消费帮扶等板块,拥有信用评价、质量监督、商品比价和进出管理四大支撑系统,形成以政府预算资金采购为核心,企业采购和社会便民采购为两翼的运营模式。2021年11月1日,电子商城中带量采购专区正式上线运行,上架商品价格最高降价35.2%,最低降价率5%,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提高了采购效率。截至目前,电子商城政府采购电子卖场专区已有1700多家预算单位参与采购,入驻供应商2200家。
筑牢廉洁防线 助力阳光发展
公共资源姓“公”,理应用之于民、惠之于民、利之于民。六年来,省交易中心打造的公共资源交易“陕西模式”对促进交易公平公正、阳光透明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构建“标前+标中+标后”全程化监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监管触角,强化监管力量联合,逐步形成了“制度+科技+机制”立体式的监管体系。体制机制从顶层设计上做到不得腐,信息技术从科技手段运用方面做到不易腐,综合监管从监督管理方面做到不敢腐。
制度先行,防腐根本。面对当前公共资源交易的特点和发展现状,通过制定各类监管制度,对监管机构、交易各方主体等所有参与者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行界定,对改革的领域、监管体制做出明确规定,使各项活动有规可依,这是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内在发展的大势所趋。
省交易中心以制度体系建设引领公共资源交易的规范运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修改、健全《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与运行服务规范》,配合省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陕西省远程异地评标管理暂行办法》《陕西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相关制度,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制度建设就跟进到哪里。
科技防腐,筑牢“盾牌”。在省交易中心大楼内,高科技的电子监控设备无处不在,每个开标室、评标室有多个全景摄像头、音频拾取设备以及电脑录屏系统,评标专家、交易各方人员的一言一行,哪怕写在纸上的一个字,监督人员都可以在监控室清晰掌握。该中心数字监控系统通过60个视频监控点、26个拾音点,对受理区、开标区、评标区、公共区域等进行无缝隙、全时段音视频监控,同时设置200台电脑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电脑录屏,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对评标现场的“一对一”监听,所有项目交易过程的音视频资料实时存档保存。
省交易中心全力配合省纪委监委推动工程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推行异地抽取专家、远程异地评标、省市一体化评标等工作常态化,全面部署全省统一的电子监管系统上线使用,大数据辅助监管、串通投标分析、营商环境监测等智慧监管手段创新应用,借力“科技反腐”筑牢“廉政屏障”。
机制防腐,倡廉于行。省交易中心创新“三查联动”监督机制,坚持现场巡查、监控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通过对所有进场项目实施严格的现场管理,督促员工守好廉洁关。加强履职制约制衡,采取分段式服务作业方式,将交易受理、交易组织、专家抽取、保证金收退等各环节工作分设在不同部门,并由监督部门进行履职督查,形成交易流程服务链上的制约制衡。
强化外部联建,实施与纪检、监察、审计、法院、公安开展联合督查机制,对招标投标违法案件进行查处;与住建、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联动处理机制,对项目标后履约情况进行检查回访,督促项目后期实施的有序推进。
构建长效监督机制,配合省发展改革委建立由牵头部门指导协调,各行政监督部门按职责分工的协同监管机制,强化交易过程监管,推进交易事中事后监管,同时设立驻委纪检组、省交易办联合驻场开展协同监督,完善风险点监管,健全防控措施,有效发挥监管合力。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民众中公开聘请“社会监督员”作为招投标现场监督员,发挥好社会监督作用。
六年实践证明,统一规范的市场,有效地服务和保障了陕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六年来,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近7万多个项目、近3万亿元交易额没有一个干部因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倒下”!
锚定改革路,一起向未来。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继续燃烧改革、创新、奋进的激情,以奋斗者的姿态和务实作风,向创建“全国一流平台、行业服务标兵窗口、省级廉政示范单位、专业数据应用基地”的“四创建”发展目标奋力前行,汇聚起创新发展的磅礴力量,助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