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吴汉兴)6月1日,陕西全省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有关工作部署,围绕推动陕西省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交流工作经验,安排部署全省2022年重点工作。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戈养年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充分肯定了去年以来陕西省各地社会救助工作取得的成绩,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和“解忧暖心传党恩”行动为契机,以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回头看”和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巩固提升行动为抓手,较好保障了全省131.3万低保和12.9万特困人员基本生活;1至4月份,全省累计实施临时救助20.2万人次,妥善解决群众临时性、突发性困难问题。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社会救助作为“要事”来谋划,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树立起新的发展理念,把握好新的重点任务,坚持“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将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保障好基本民生工作,作为彰显党的根本宗旨和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切实履行好兜底民生保障的职责使命,让社会救助工作更加精准、高效、温暖、智慧,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始终把社会救助作为“大事”来部署。紧扣工作格局要“大”,救助层次要“全”,工作方式要“多”,救助措施要“快”,技术手段要“新”,服务能力要“强”,服务态度要“暖”,监督管理要“严”八个方面内容,持续加快社会救助制度综合改革步伐。要不断强化与相关部门、单位的协同配合,注重系统谋划、同向发力、一体推进。重视低保、特困人员的“核心层”,管好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的“中间层”,兼顾遭遇突发性情形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公民“外围层”,把“三个救助圈层”划好、管好,把“救助网”织密、织牢。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发挥社会组织、慈善力量、社会力量优势,增强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基层情况掌握、审核确认、问题处置效率,强化社会救助的救急难功能,提高救助的及时性、有效性。在持续推广运用“e救助”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搭建救助政策、救助对象、救助信息关联互通的桥梁,确保让困难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救助服务,真正感受到社会救助工作的“温度”。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提升工作成效,按照“1+7”方案工作部署要求,始终把社会救助作为“急事”来推动。持续巩固提升兜底保障成果,优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预警功能,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机制,积极探索优化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和拓宽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模式的新路径、新方法,努力打造我省社会救助工作的亮点品牌,以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提升社会救助服务质量。同时,要持续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治理,强化社会救助公开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会议由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王永泉主持。全省各市(区)民政局分管局长、社会救助科(处)长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主任约50余人参加会议。宝鸡市、铜川市、榆林市榆阳区、西安市雁塔区、渭南市澄城县、安康市石泉县6个市、县(区)民政局负责同志做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