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陈昌美) 组织核酸检测、代购生活物资、关爱特殊人群、发布指令信息、开展新闻宣传、管控引导舆论......疫情发生以来,安康市紫阳县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融媒体中心闻令而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宣传舆论,全体干部既当“宣传员”,又当“战斗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用担当践行初心使命,用奉献守护群众平安。
摸清底数,打好主动仗。“请已完成核酸采样的住户来我这里登记信息。”3月26日上午,在紫阳县城关镇西关社区紫邑新城7号楼核酸采样现场,县委宣传部干部黄璐莎正在统计住户采样情况。
县委宣传部和县文联包联的7号楼居住着174户600余人,采样人数众多,如何快速对照发现漏检人员,黄璐莎有妙招。她带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利用前期摸排建立的住户信息基础台账,采取核酸采样一户,标记一户的方式,精准快速掌握核酸采样完成情况。
这样高效精准的工作成效得益于数据精准的掌握。年初,县委宣传部按照“基础数据全摸清、动态情况全掌握”的要求,建立干部包楼层机制,部机关14名干部组成7个小组,第一时间下沉社区,地毯式、拉网式入户摸底,准确掌握了楼内住户的姓名、联系电话、疫苗接种等详细信息。干部进入社区业主群,各包联干部按楼层建立微信群,随时掌握户情信息变化。疫情发生后,县委宣传部立即组织干部连夜再次核实人员情况,摸清楼栋走亲访友被封控人员,及时更新了工作台账,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这次疫情很好的检验了我们的前期摸底工作是否精准。”县融媒体中心副总编辑马玮说。县融媒体中心是县委宣传部下设的正科级事业单位,负责包联位于城关镇环城路社区的地税局家属楼和法院新家属楼。疫情发生之前,融媒体中心组织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摸底调查,向每户发放“疫情防控责任岗”联系卡,明确包抓责任人和联系方式,并利用网格微信群向包联的居民发布疫情权威信息,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供针对性贴心服务。
精细服务,织密防控网。“这些天多亏了宣传部的干部,组织我们核酸采样,为我们配送生活物资,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了。”11楼的住户龚苇说,因小区管控不能出门,家里老人的常用药无法购买,宣传部干部了解情况后,及时联系购买药品送到家中。针对楼内老弱病残孕及幼童等特殊人群,县委宣传部及时建立了特殊人群信息台账,组织党员志愿者有针对性地开展上门核酸采样、送药、送生活物资等多元化便民服务,用真情温暖民心。
“刘姐,我包联的住户要一份蔬菜包和一份水果包。”“刘姐,6楼住户需要一盘鸡蛋。”……同事口中的“刘姐”叫刘光英,因为性格爽朗,为人大方,年轻干部都亲切的叫她“刘姐”。她的爱人在县教体科技局工作,同样冲在防疫的第一线,是名副其实的“双一线”家庭。为了准确掌握住户需求信息,刘光英主动承担起楼内住户日常物资需求统计采购任务。
部机关和融媒体中心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值守和交接班制度,调配力量合理排班值班,做到昼夜值守无死角、工作交接无断档。加强楼栋住户出入登记管理,严格落实查验健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报告等防控措施,为楼栋居民健康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区的沟通衔接,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相关情况,针对特殊问题及时上报,加大信息数据对接力度,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每一名宣传干部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他们化身网格员、宣传员、防疫员、服务员,冲锋在前、实干担当,与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并肩作战,与广大群众同心协力,争分夺秒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宣传引导,凝聚正能量。“紫阳,加油!”“‘紫’希望你,安然无‘阳’”“致敬夜班人”……连日来,紫阳县融媒体中心在微信视频号发布的作品,获得了大量的点赞加转发。
疫情发生以来,县融媒体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全员进入战时状态,确定每日选题,策划重点报道,正确引导舆论,做到全媒体参与、全媒体策划、全媒体传播。整合资源、精准发力,通过“紫阳融媒”微信公众号、“爱紫阳”客户端,向群众一键传达有关疫情查询、通知公告、决策部署等信息,共编发相关信息五十余条,最高点击量260万次。启动应急广播,全天候循环播放疫情防控措施、防护常识、通知通告等,以最快的速度将信息播送到群众耳中,将群众关心的热点传到千家万户。
精心策划新闻宣传,开办“众志成城 战胜疫情”“直击‘抗疫’一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同心抗疫 守护家园”等新闻栏目,选派精兵强将深入战“役”一线进行采访报道,深入挖掘发生在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宣传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工作的好措施好方法。截至目前,县内媒体采写播发各类新闻累计150余条,转发推送稿件40余条;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安康日报、安康广播电视台等中省市主流媒体刊发新闻稿件50余条,为全县打赢防疫阻击战歼灭战凝聚了强大正能量。
4月1日晚,时针马上指向零点,因疫情被隔离的县委宣传部干部禹圣军还没有休息,他正在梳理汇总全县涉疫舆情,分门别类转给有关镇和部门。疫情之下,如何在各种信息中去伪存真,科学研判舆情风险,第一时间回应网民的关切尤为重要。为此,县委宣传部联合卫健、公安等部门建立舆情信息核查快速反应机制,加强舆论引导管控,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
疫情发生后,县文联第一时间发出同心抗疫倡议书,号召全县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创作反映全县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文艺作品。紫阳文艺公众号开办“文艺战疫”专栏,编发七期20篇文章,总点击量超过10万人次。紫阳籍文化人士创编的两首原创战疫歌曲《紫阳,相信明天》《紫阳加油》,在县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丰富了群众疫情期间的文化生活。
战“疫”仍在继续,他们依然坚守,县委宣传部及下属单位将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宣传舆论引导和社区共驻共建工作,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实时回应民众关切、记录一线感人故事、服务包联楼栋居民,与全县人民携手同行并肩抗疫,做宣传、抗疫的“双先锋”,待疫情云开雾散,我们一起拥抱春暖花开共享美好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