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纲:西安持续打好“双减 ”组合拳

发布时间:   作者:王纲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西安市紧紧聚焦“双减”政策落实落地,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西安“名校+”、西安好课堂、西安特色教育评价、西安深度教科研、西安教育故事汇等品牌优势,形成组合拳,支持支撑减负提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让“双减”成果惠及每一位孩子,助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双减”组合拳之西安“名校+”

“名校+”是西安教育的创新品牌,系统地解决好了谁来“+”、“+”谁、怎么“+”三个关键因素,是对教育领域深度改革的再破冰、是对现代学校制度活力的再激发、是对市域学校布局的再优化、是对校际间贯通架构的再重组、是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再行动、更是解决择校热和上好学难等招生入学问题的智慧选择,为“双减”落地落实提供了基础保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就是西安“名校+”的奋斗目标和使命担当。西安“名校+”的成功实践,为全市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目前,全市共组建“名校+”共同体1691个,其中,紧密型一体化928个,共惠及学生120万人,构建了以“名校+”为统领、以“名师+”“名校长+”为引擎的“名校+”工程大格局,是助推西安教育优质均衡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把更多的好学校办在了孩子的家门口。

“名校+”具有八个特质,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集团化办学、一长多校、委托管理等紧密型组建模式。实践证明,紧密型的差不了,松散型的好不了。从资源建设优化的角度看,向集团化办学升级还有巨大提升空间。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20年9月,教育部、中组部等中央八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均明确指岀要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因此要不失时机地跨区域、跨体制、跨学段组建教育集团。凡没有实现人财物和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的,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教育集团。教育集团要成为名校长的孵化基地、名师的培养基地、名校的母舰基地。以集团化办学为契机,契合基础教育各学段办学大方向,统筹布局学校点位,科学调整办学层次,优化完善办学结构,在区县开发区、市域乃至放眼西安都市圈,统筹实施构建“名校+”工程大格局。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发展、职业教育优质创新发展,助推实现西安基础教育从“高峰”走向“高原”。

当前,西安教育正迈进三个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是从有学上向全面上好学迈进;二是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三是从学校规模建设向内涵高质量提升迈进。“名校+”工程要聚焦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五个升级,即由松散型向全面紧密型一体化升级,由联合体向共同体升级,由多模式复合式向集团化办学升级,由区域资源统筹向市域、城乡资源统筹升级,由体量规模优势向整体高质量集群优势升级。西安“名校+”不断深化升级、深度融合,“名校+”要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全力把每一所学校都打造成孩子们向往的名校。

近期,西安市出台了《西安市职业教育“名校+”实施方案》,又召开了优质高中与中职学校“名校+”工作部署会,创新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像办好基础教育那样办好职业教育,把“名校+”的成功经验纳入职业教育,用足用活,打造职业教育的名校。中职教育要上下贯通,横向融通,全面覆盖“3+2”,指导市属高校积极探索“3+4”模式,创造条件申办职业本科院校或本科专业。坚持就业与升学并重,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建立共享、合作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在实施职业教育“名校+”办学模式上,要通过“名校+”,以优质普通高中带动中职学校德育和公共基础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中职与中职结对,发挥优质中等职业学校示范引领,促进专业特色建设;以中高职合作,实现专业课程融通和一体化人才培养;以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结合,实现职业教育“名校+”的工作目标。在助力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提升上,将充分发挥西安好课堂“六个维度”特点,与职业教育教学有机融合,革新课堂构成的核心要素,重构师生课堂定位,充分调动师生课堂教学互动,启迪学生思维,提升职业教育学校“五力”,即提升校长的领导力、提升教师的发展力、提升学生的成长力、提升家长的协同力、提升教研员的支撑力。深度激发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活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体系,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双减”组合拳之西安好课堂

西安好课堂与西安“名校+”同为西安教育的创新品牌,直接支撑“双减”,是陕西“三个课堂”的西安实践和西安模式。一个没有好课堂的学校不能称其为好学校,一个上不了好课堂的老师难以成为好老师。西安好课堂聚焦课堂、直击课堂、发力课堂、绽放课堂、享受课堂,在实践中提炼归纳出六个维度,即立足学校、根植在课堂,凸显五育内容课程化、核心素养校本化、课程建构体系化、质量评价导向化;体现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探究式、分享式、合作式、开放式等特质;系师生共同打造的高质量课堂;向每一节课要质量,破解起点决定终点的瓶颈;不仅教授知识,更是启迪学生的思维;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因材(才)施教,机会均等。

西安好课堂具有市域普遍适用性,其实践价值在于全面深度落地,本土化、校本化扎根在不尽相同的区域和学校,关键在学校、在课堂。西安好课堂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注重融合、注重创新、注重特色、注重实战、注重结果、注重获得感、注重总结升华。西安好课堂坚持国家课程标准,有机融合五育,支持做实“双减”、五项管理和课后服务,发展素质教育,让学生德智体美劳高质量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拥有自己的舞台、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都能讲好自己的故事。统筹设计并系统推出西安好课堂系列实践载体,即向每一节课要质量、品质课程分享、名校优课乡村行、家校讲堂进行时、精品网课别样红、多彩社团动起来、校外实践直通车等。落实落地西安好课堂,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紧盯课程课堂改革,紧盯育人方式改革,紧盯中高考改革,通过西安好课堂等一系列“西安模式”,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近两年共举办西安好课堂市级现场观摩活动50多场,线上同步直播,单场线下线上参与人数少则20余万、多则近百万,受到广泛认可和欢迎。曲江第一小学的美好课堂,南湖小学的灵动课堂,后宰门小学的生命课堂,交大附小的成慧课堂,西工大附小的智真课堂,西安小学的书香课堂,沣西第一小学的生长课堂,市实验小学的睿智课堂,西光小学的星光课堂,曲江第二小学的智慧课堂,高新第二小学的多彩课堂,航天城第四小学的思晓课堂,曲江第三小学的六环十步自主课堂,远东第二小学的思维发展课堂,纺织城小学的阳光课堂,陕师大陆港小学的生本课堂,曲江第一中学的思维课堂,航天城第一中学的协同课堂等,都集中凸显了西安好课堂的六个维度和生动特质,既有共通之处,又各具鲜明特色,落实学校五育课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促进学习真实发生,注重知识融合运用,涵育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业已成为西安好课堂的优秀典型案例借鉴推广。


“双减”组合拳之西安特色教育评价

西安特色教育评价是西安教育又一创新。以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改革推进“双减”落实落地,提质增效促学生全面发展,创建西安“特色教育评价监测体系”。研制并印发《西安市义务教育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021修订版)》,该指标体系刊载在《陕西省“双减" 工作动态第13期》,作为典型做法和经验在全省推广。 该体系呈现七大特点:一是涵盖小学、初中两个学段,包括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方面重点内容,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小学151个、初中160个。二是把五项管理、课堂教学、课后服务等多个方面细化到三级指标中,特别将作业负担、睡眠时间、手机管理纳入指标体系中。三是为义务教育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提供可测可评的科学依据,提升“双减”效度、“五项管理”信度。四是指导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构建“五育”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强化环境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五是指导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优化教学方式,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与课后服务水平,深化西安好课堂、陕西“三个课堂"建设。六是指导学生实现“五育” 全面发展、“五育”融合、健康成长。七是对引导家长、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具有重要意义。

在品德发展方面,设置基本指标,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业发展方面,有力牵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升阅读素养、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和提高学习能力;在身心发展方面,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等规定,监测学生的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情况,督促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引导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质量观;在审美素养方面,注重学生审美素养的梯度推进和连续性培养,提升学校美育管理,改善学校美育教学;在劳动与社会实践方面,凸显开齐开好劳动教育课程国家要求,打造好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引导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的教育场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双减”组合拳之西安深度教科研

西安市教科研实施“三标三课一赋能”行动方案,充分发挥研究力、驱动力、支撑力和教育评价牵引力作用,支撑西安教育内涵、特色、高质量发展,驱动“双减”落地见效。以评价为牵引,“三标”引领。“三标”即研制3个“一”,即一体系、一标准、一指南。一体系即聚焦学生“五育”并举,研制并印发《西安市义务教育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牵引“双减”更实更深更高;一标准即聚焦课堂教学提质,研制《基于新课标的“西安好课堂”质量评价标准》,开展“双减”背景下“西安好课堂”24期280余节好课堂展示,促进课堂提质增效;一指南即聚焦作业设计质量,研制《西安市义务段分学科作业设计指南》,促进课后减负增效。

以课堂为主阵地,做优“三课”。即深耕“西安好课堂”、做优课后服务(第二课堂)、做优名师公益优课(课外减负)。深耕西安好课堂,西安好课堂抓住了中小学课堂质量建设的根本、关键和要害,向每一节课要质量,进一步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引领、辐射、带动了更多的一线教师积极参与课堂实践,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做优课后服务,即聚焦第二课堂,开展区县、学校、校长、教师、家长多方参与的论坛、交流活动40余场次。做优名师公益优课,即聚焦课外减负,开展西安“名师公益优课”周末线上教学,截止目前,名师公益优课共1919节, 访问量超6千万。以教师为关键,赋能教师发展。“一赋能”即赋能教师发展,创新构建“科研+教研+培训”三维一体、一体化教师综合素养提升路径,赋能教师的“四新六能力”提升。“四新六能力”即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等“四新”,教师育德、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实验操作、课后服务、家庭教育指导等“六能力”。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关键,教师“四新六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有效促进“双减”落实落地。西安深度教科研全面支撑西安教育内涵、特色、高质量发展。


“双减”组合拳之西安教育故事汇

总结提炼“双减”工作成效和带来的一系列积极向上的变化,由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着力讲好四个西安教育实践故事。在宣传内容上的选择上,以小见大,通过一个个正在发生、真实反映西安深化教育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生动故事,将“双减”工作的举措和成果发掘出来,营造西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宣传形式上,以第一人称讲述,以典型事例、真情实感给人以共鸣、共情,产生持久的代入感和引导力。传播渠道上借力新媒体,多渠道发布,形成有梯度、有角度、有温度的传播格局。同时,也是我市积极创新宣传形态,转变宣传理念,调整宣传策略,发挥教育融媒力量,助力“双减”和教育改革走深走实。

目前,已经完成了四个系列故事。系列一是《我把西安“名校+”的故事讲给您听》,即“名校”校长、“+”校校长、老师、学生,家长们站在自身立场,讲述他们所闻所见、所经历体验的西安“名校+”的故事。系列二是《讲述西安好课堂自己的故事》系列,用一个个故事,生动的阐述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课堂,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系列三是《三个课堂之西安故事》,将各个学校的“好课堂”的开设初衷、开设过程、课程发展、开设效果、学生体验、老师评价等真实记录,看西安教育如何将三个课堂相互融合、有效整合、有机统一,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落实“双减”。系列四是《讲述西安“双减”的故事》,探访“双减之后”,学生、老师、家长们日常生活、心理心态的变化,通过真实的故事诉说,反映“双减”带给每一个人、带给整个社会怎样的“焕然一新”。

通过四个系列的西安教育实践故事,引导全社会回归教育本真、还原教育本色,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和课堂主战场作用,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全社会转变教育观念,形成减负合力,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氛围。

(本文作者王纲系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  


编辑:小佳           责编:高思佳           终审:赵梓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