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陕西高院印发《关于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民事案件标的限额的通知》,进一步降低小额诉讼程序审理门槛,统一规范全省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民事案件标的限额,明确:
自2022年3月15日起,全省各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标的额在人民币41760元以下(含41760元)的简单金钱给付民事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审理,实行一审终审;标的额超过41760元但在167040元以下(含167040元)的案件,当事人双方可以约定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
(2022年3月11日 陕西日报2版报道)
什么是标的额?
标的额是指当事人起诉时主张的诉讼请求数额,如需返还的债权、违约金、具体财产损失等。其中,对原告主张的利息、违约金等,如果其提出确定金额的,按该金额计算标的额;如果其仅提出计算方法的,将按照该方法计算至立案之日的金额计入标的额。另外,对于起止日不确定或者标准不明确的,如果金额不大,可不计入标的额。
41760元的标准是如何确定的呢?
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五十以下的案子,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据此,陕西高院规定我省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标的限额以《陕西统计年鉴2021》发布的城镇非私营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基数,并明确在上一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公布前,以已经公布的最近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基数。
调整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标的限额,意义何在?
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案件,可以一次开庭审结并且当庭宣判,高效实现一次性终局解纷。调整标的限额后,降低了案件审理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门槛,将极大提高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让更多“小案”尽快审结,满足当事人高效、便捷、低成本解纷的需求,且能通过一审终审及时兑现胜诉利益。其次,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形成有机衔接、分层递进的民事诉讼程序体系,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利于法院合理分配司法资源,全面提升审判效能。
小额诉讼程序快审快结会影响审判质量吗?
陕西高院民一庭庭长赵学玲表示,简化程序并不意味着权益保障打折,高效率也能保障高质量。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是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且标的额较小的案件,且因为小额诉讼程序实行一审终审,法官审理时更为审慎。同时,如果当事人对生效裁判有异议,有权依法申请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