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记者 魏韬)近日,陕西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会议在宁强召开。此次会议由陕西省文化厅非遗处和省非遗中心主办。省文化厅副厅长顾劲松出席会议,会议由省艺术馆馆长、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洪济龙主持。
会上,延安、榆林、汉中相关负责人汇报本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工作以及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8年度建设重点工作。
顾劲松指出,要对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评估标准,建立档案资料、制定规划方案,逐项落实指标,夯实软硬件建设任务。尤其要在宣传展示上开展持续宣传、线上线下宣传和广播电视全覆盖宣传,大力营造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浓厚氛围。同时要把握国家持续支持生态保护区建设15年的历史机遇,深入推进生态区传习所建设、数据库建设、非遗小镇建设以及传承活动与扶贫相结合。
据了解,全省有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又讯5月13日,由陕西省艺术馆省非遗保护中心、省群众文化学会联合举办的陕西文化(非遗)助力扶贫能力提高班在周至召开。旨在通过扶贫优秀单位的典型经验,鼓励更多非遗项目、传承人及相关文化和非遗企业积极参与文化助力扶贫的工作。
非遗项目《临渭草编》、羌族刺绣、乞丐酱驴肉等项目传承人先后发言,介绍非遗助力扶贫经验。这些非遗传承人传承地方文化,主动助力扶贫的行动和精神感召了与会人员。
顾劲松指出,非遗传承人的发言以及经验非常实用,很有启发性,值得借鉴。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个体的企业家在精准扶贫方面做得很好,今后要创造更好的条件。要使非遗工作成为社会公众共同关注和广泛参与的工作,提高非遗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参与度。同时,非遗助力扶贫今年要重点抓好,非遗保护和精准扶贫相结合是重点工作。各个非遗中心的工作一定要和当地党委政府配合好,注意非遗的宣传展示以及展演,制造社会上非遗保护的氛围,加大非遗传习所等非遗基础设施的建设。
会议上,为确保我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顺利进行,由陕西省艺术馆副馆长、省非遗专家委员会专家修建桥就陕西省第六批省级传承人申报,做培训前的动员和指导工作。
同日,陕西省群众文化学会五届二次理事会议在周至召开,会议根据章程通过并成立陕西省群众文化学会书画委员会、音乐委员会、舞蹈委员会、非遗委员会。各委员会汇报了2018年工作具体思路和安排部署情况。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