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多位住陕全国政协委员献良策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三秦都市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住陕全国政协委员为黄河流域保护发声。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黄河保护法列入立法计划,并将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但还需要加快推进,而且要做到认识到位、保障有力、群众满足、制度科学。”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表示。今年,巩富文提交的一份提案正和制定黄河保护法相关。

他指出,通过黄河保护法,将黄河流域的青川甘经济区、黄河几字湾经济区、中原经济区、黄河三角洲经济区连区成带,结合呼包鄂榆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形成黄河经济带,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已涉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制定黄河保护法,通过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保障黄河安澜,满足沿黄人民对安宁幸福生活的需求。

“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护黄河流域生态和高质量发展,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机制以立法的形式确认。”巩富文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严守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全面贯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实现黄河保护法治化制度化。

同样涉及黄河流域保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祁志峰将目光对准了该流域矿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

调研中祁志峰发现,相关地区由于林地政策制约、闭坑煤矿责任主体灭失、资金短缺等原因,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推进缓慢。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大量地下水遭到破坏,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新的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现象。

基于此,祁志峰提出了“开发式治理”:“可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林草产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据我了解,此前的羊产业‘双千万’工程试点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祁志峰建议,从国家层面将陕西榆林市列为黄河流域矿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试点示范市。支持该市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试点调整林地政策,对各类地块进行规模化、成片化治理;适当提高基金提取标准,允许政府统筹整合使用基金,打破企业自提自用的限制;依托土地、资金和水源优势,系统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为黄河流域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矿区综合生态修复探索经验、形成示范。

本报记者 石喻涵

实习生 胡茜 眭雨佳


编辑: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