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聚乙醇酸项目建设现场紧锣密鼓地施工。管廊纵横交织、反应炉高耸挺立,生产一线热火朝天。
这是世界首套5万吨/年聚乙醇酸(PGA)示范项目。
“煤炭制成合成气后,经过装置里一连串高效‘加工’,便可得到聚乙醇酸,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可降解材料。聚乙醇酸可降解性能较强。通过该装置,煤炭在此实现高效清洁利用。”该企业甲醇事业部相关负责人陶龙介绍。
这样的高技术含量项目,不仅是能化企业在“双碳”目标下实现延链、补链、强链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榆林在探寻低碳发展中积极支持与培育的对象。
榆林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市考察调研的第一站,正是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他强调,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
“双碳”目标下,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转型发展?
榆林市已全面启动碳达峰行动方案、碳中和达标规划的编制工作,并明确清洁低碳的发展方向,推进高碳产业向低碳化转变、大宗化学品向终端应用品转变、产业链中低端向高端转变。同时,提出“三转三补”思路,在能源开发、产业体系、发展动力上转换方向,以资源禀赋、政策资金和产业规模等优势补发展劣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更少能源消耗、更小环境代价,推动低碳转型发展新路越走越稳,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从“黑色革命”到“绿色发展”,榆林是陕西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
积极推进能源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陕西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能源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探索,榆林、延安等能源资源丰富的城市积极探索转型发展,加大创新力度、延长产业链,推进产业升级。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聚焦“双碳”工作。
“总书记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这让我感触很深。”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工商联副主席杨正国长期关注陕北地区能源产业发展。从2018年全国两会开始,杨正国每年都会提出相关提案。
“今年两会,围绕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准备了将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专项发展规划、将延安市千万吨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列入国家规划的提案。”杨正国说。
杨正国认为,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他建议,首先,应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推进煤炭清洁利用的新技术落地。其次,要推动提质增效,积极推进煤炭分质利用、煤制烯烃及下游深加工等重大转化项目建设。再次,要形成联动发展,大力发展高端精细化学品,与航空航天应用材料、新能源材料等联动起来,壮大镁铝产业集群,谋划布局氢能产业,利用副产氢与各能化产业耦合发展。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天龙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志峰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准备了关于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提案。
“去年,我调研了省内黄河流域部分矿区特别是一些煤炭资源开发后矿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并形成了提案。”祁志峰告诉记者。
祁志峰建议,持续推进黄河流域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按照林地、耕地的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要求,积极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可将榆林等城市列为黄河流域矿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试点示范城市,鼓励这些地区为黄河流域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矿区综合生态修复探索经验、形成示范;相关部门出台条例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以法规的形式,明确治理范围、资金来源、治理方式、群众安置及补助标准、法律责任等,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建立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