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晖
入冬后,出门办事,为走近路而从背街巷道穿插而过时,每每会于巷口处见到一两个卖烤山芋的摊档,摊主们身着洁净衣服,前胸系着一件皮围裙,在用铁皮筒改制而成的大烤炉旁边忙碌着。客人光顾后,他们会根据客人的指示,麻利地帮助客人选择烤好的山芋,有时还微笑地提个建议,然后,迅速过秤、装袋——这袋一般是用俗称“牛皮纸”的那种土黄色厚硬纸糊制的,换成塑料马甲袋,那就很容易被才出炉的热山芋烫烂了。送走客人后,这些摊主还得接着忙,他们或者从身后的一只大竹篮里拿出一些洗净的生山芋,揭开炉盖,放进炉中烤;或者用一根长长的火钳,从打开的炉口伸进去,给烤炉四周的山芋翻身,以免它们一面烤焦了,另一面还是生的。一个巷口有一爿卖烤山芋的摊档,这整条小巷都会充斥着甜蜜蜜、香喷喷的烤山芋气味。如果这是一条都市里残存的地面铺着粗拙图案的青石板,墙基生着苔藓的青砖窄巷,那香气在狭长的巷道里氤氲时,徜徉在巷道中,就更易让人感到时令的鲜明、岁月的悠长和生活的温馨与诗意了。
合肥人说的“山芋”,在植物学上的正式名称是甘薯,国内其他地区亦有称之为“番薯”“红薯”“红苕”“白薯”“地瓜”等别名的。明朝万历年间,福建长乐县侨商陈振龙在吕宋经商时,发现了这种产量极高的植物,他耐心向当地农民学习种植方法,并把甘薯种带回福州种植。经过多年推广,这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终于在国内南北各地到处生长,从而为烤山芋的出现与普及准备了充裕的物质前提。至于这种烤的技法,具体由何人何时首创于何地,没作过考证,无法详说。但上海人说的“烘山芋”,南京人说的“烤山薯”,北京人说的“烤白薯”,济南人说的“烤地瓜”,杭州人说的“烤番薯”,广西北海人说的“烤红薯”……其实,也都和我们合肥人说的“烤山芋”一样,表述的是完全相同的食物——据此,如果我们说在中国传统小吃中,这烤山芋是最富有广袤地域性的平民食品代表,那是绝不为过的。
只是品尝过烤山芋的食客都明白,这东西是嗅来动心,让人骤生食意;及至真正去吃,则未免逊色。少量进食,或许还有甜香味;吃得稍微过量,便要腹胀、作气;如果胃不好,略吃一点,还会嗓眼漫酸水——正是对这些现象有切身感受吧,善饶舌的钱锺书在他的那本小说《围城》里曾有句妙譬:“烤山薯这东西,本来像中国谚语里的私情男女,‘偷着不如偷不着’。”
尽管如此,丝毫也无损烤山芋作为一种名小吃的地位。想想也是,食品中的许多种类,原本就是只堪观食、嗅食或耳食的,前者如火龙果、荷包红鲤鱼;后者如鹿筋、莼菜。而烤山芋,无疑是应当归入只堪嗅食之列的一款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