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三九

发布时间:   作者:白玉稳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白玉稳



  很奇怪,今天下雨了!
  应该是雪,大雪压青松般的鹅毛大雪,可以有风,呼啸出哨音的凛冽之风,才对得起今天的日子。
  今天是三九。
  在我的认知里,三九就是每年冬季最冷的一段时间,尤其是三九三,那是要冻破砖的。
  可是今天下的是雨不是雪,早上起来也没有彻骨的寒,这天到底是怎么了?谁知道?
  雨水从屋顶顺着落水管泄下,滴滴答答地,敲打着地面,是久违了的悦耳动听,我甚至怀疑,这不是冬天,更不是三九天。
  我想此时的汤峪河绝不是这样的状态,就是不下雪,也是刮着刺骨的寒风,人呼出的气,就像屋檐的冰坠儿,会迅速结冰。
  按照往常,秦岭深山已经下了几场厚雪,漫山遍野是囫囵的白,只有冒出的炊烟,和屋前通往小河和大路的小路,是冰封世界的活物。路是扫了的,小溪已经取不了水,吃水是要在大河里,砸一个冰窟窿,在里边一勺一勺地取水,然后提回来,放在锅洞或者离火炕不远的地方,不然会迅速结冰。
  大河的水本无声息,是被冰雪冻住了,但是你砸开之后,就能听到它的骚动,呜呜咽咽地,像是诉说着什么,但没人去倾听。太冷了,就是孩子不怕冷,打雪仗,溜溜冰,也不会到大河上去,山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雪,都可以滑雪,第一次滑之后,就会硬结成冰,再滑,就是滑冰了。有人用一个小板凳倒翻,凳面朝下,人坐在四个腿之间,从高处向下滑,滑着滑着,就翻转了,人和板凳一起滚下来。也有穿衣服滑下来的,处理不好,棉裤破了,老棉花出来了,屁股也烂了,回去还得挨一顿打。
  我是深山孩子中的另类,一不会游泳,二不会上树,三也不喜欢滑冰。他们在玩儿的时候,我是老远地看着,给他们帮忙拿东西,因为不活动,身上更冷,瑟瑟发抖。大家可能不会信,当时我在山里过冬,就是一件棉袄,一条棉裤,没有什么秋衣秋裤保暖衣之类的在身下。孩子不讲究卫生,疯狂一天,也不洗澡(冬天山里没办法洗),棉袄棉裤的里面是僵硬的壳,穿在身上咯吱地响,冬天的早上,穿衣服就像穿冰冻的铠甲,特别痛苦。母亲知道我们难,每天起来早些,一边烧炕一边给我和哥哥烤衣服,或者将衣服放进被窝她起来后空出的位置,这样我们起来穿的时候就是热乎的,那里深藏着母爱。
  因为没有秋衣秋裤在身下,冬天的风就往衣服里边钻,冷得人发抖。所有男孩子的棉袄都有一个掩襟,用它来抗拒风寒,但是无用,冷风还是往里钻。没办法,每个人腰里勒一根草绳,有钱的娃娃,可能是一个皮带或者旧围巾。你要分辨哪个孩子穷富,从衣服上补丁的多少和腰带勒的是啥,就能有清晰的认知。我是当时孩子中的孔乙己,认得茴香豆的几种写法,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身上有补丁,腰里也有腰带,因为父亲是汤峪河的先生。
  老人说,“三九三,冻破砖”,这话是对的,山里的砖不多,真正被冻消以后,拿在手里,轻轻一按,就能破碎。不单单是砖,就是有些石头,也是经不得冻的。山里苦寒,对于三九的认知是深刻的,所以到了三九天,如果没有天大的事,尽量会呆在屋里,火炕烧热,火燃烧不灭,用来驱寒。
  山外就不行了,首先木材少,近几年也没有火炕,电热毯到了用电高峰,也热不起来,所以就更显冷。不过山外的人日子相对好些,棉衣下边是一层一层地包裹,也能抵御风寒。屋子越盖越好了,衣服越来越高档了,对于寒冷,真的没有了当年的感受。
  今天进三九了,不下雪,下的是雨,还不大。空气湿润,没有太多的寒意,让我惊愕。着实是时代变了,活到老经不了,你得适应节气,也得适应社会。


编辑:高思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