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40岁的韩军驾驶着厢式货车行驶在安静空旷的西安街头。白色的车身上,“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的标语格外醒目。
必胜
韩军是一名负责运送涉疫医疗废弃物的驾驶员,每天都往返于公司和定点医院之间。虽然天天和新冠肺炎病毒“打照面”,但他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你看,我穿着白色的防护服,又开着白色的货车,算不算‘大白兔(Two)’。”韩军打趣说。
经过近1个小时的车程,9时许,韩军抵达了位于西安市胸科医院的涉疫医疗废弃物回收点。在他到达前,医院的工作人员已经将涉疫医疗废弃物放在了指定的回收区域。
扫码、测温、登记,填写完回收单,韩军就开始了装车工作。每搬运一袋,他就给袋子打一个“鹅颈结”,喷消毒液、套一只专用袋,再贴上标签……就这样,一袋袋封存得严严实实的涉疫医疗废弃物被码放到了车厢内。
跟医院的工作人员核对完废弃物名称、重量、运出时间等,签字确认后,韩军开始返程。“定点医院、发热门诊、集中救治点及各类隔离点产生的涉疫医疗废弃物必须日产日清,我们24小时收运处置。”韩军说。
韩军供职的卫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西安市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机构。“涉疫医疗废弃物的回收需要两级焚烧,一级燃室温度稳定在1100℃左右,医疗垃圾分解成烟气,然后进入二级燃室1150℃焚烧,确保病毒被全部杀死。接着再经过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等环节,最终确保废弃物达标排放。”卫达公司总经理李奕说。
“我相信这次疫情一定会过去,咱们老陕战‘疫’,必胜!”走出消毒间,韩军连护目镜上的水雾都没有擦。“走吧,还得跑趟市八院。”韩军大声地招呼着。
愣娃
公司车队队长赵会忍觉得,韩军能吃苦、不畏难,是个典型的陕西愣娃。“每个环节都不能有一点疏漏,还得有那么股子拧劲儿,干这活儿得粗中带细。”赵会忍说。
2008年,从南方打工回到西安,韩军在卫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谋到一份装卸工的差事。凭着老陕骨子里暗藏的那股“愣”劲儿,韩军考取了卡车驾驶执照,随后就成了运送医疗废弃物的司机,一干就是13年。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韩军已成惯性的工作和生活。“我们承担着处理诊疗新冠肺炎患者及疑似患者发热门诊和定点收治医院病房(区)的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的任务,隔离酒店产生的涉疫垃圾我们也负责一部分。”李奕说。
按照西安市关于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涉疫医疗废弃物要采取“专人、专车、专线”的收运措施。2020年春节,大年初一,正在三原老家过年的韩军接到了队长赵会忍的电话,听到电话那头的一句:“军,你跑专线吧。”韩军二话没说,撂下电话就赶回公司。
韩军运送的涉疫医疗废弃物,每天大约有四五十桶。“处理第一批涉疫医疗废弃物,我就参与了。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建成后,我是第一个通过出入审核的医疗废弃物收运工作人员。”在去市八院的路上,韩军自豪地说。
家人
“喂,韩师傅,我是八院……”“喂,韩师傅,我是公卫中心……”这是韩军每天接到最多的电话。
从2021年8月6日开始,为保障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的疫情防控,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收运车队开始进行封闭管理,至今已100多天了。韩军每天收运完返回公司途中都会经过自己的家,这是他从南方打工回来后为了工作方便在附近买的房子。
“看看心里就踏实了。”他说妻子偶尔会在路边等着和他照个面,送点吃的。在韩军眼里,她是典型的西安好媳妇,很支持自己的工作,专心照顾着孩子。这家很温暖。
“丁零零——”电话铃声打断了交谈。韩军看了眼手机,“媳妇来视频电话咧。”把车停好后他说:“喂,好着么?”
“刚拉满正往回走呢。”
“把娃和你都招呼好,把屋里老人都看一下!”
“好,没麻达。你放心!”
简单而直白的交流、朴实的陕西话,使得两口子的交谈干脆而热烈。
“我就是个平凡的司机,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要把它干好,就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大家。‘大家’,就是咱的西安居民,也为了‘小家’,就是公司和自己的小家庭。”
一身白色防护服,一辆“大白车”,汇入西安这座千年“长安城”里万千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大白”身影里。无数个像韩军一样的“凡人”身上散发着西安城、西安人的勇敢和信心!记者 杨林 实习记者 董丽君 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