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岚皋县下岗职工高明深山种核桃打开大市场

发布时间:   作者:廖霖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图左为岚皋县秦康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明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廖霖  刘秋洪) 清晨的陕西省岚皋县滔河镇车坪村云雾缭绕,一抹抹纯白在山坡缓缓升腾,又随风四散。阵阵山风,带来丝丝寒意。岚皋县秦康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明早早上山,带着几名工人给核桃树刷白和施肥、修剪拉枝、清园治虫,为这些“宝贝疙瘩”做越冬前的准备。

        “我2019初在滔河镇车坪村、联合村流转土地500余亩,分别从江苏常州引进了碧根果(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从商洛的洛南引进了红仁核桃优良品种,从甘肃引进清香优良品种,这三个品种截至目前都不同程度地挂果上市了。”

       高明是地地道道的岚皋人,生长于岚河岸畔。2008年他从供销社下岗后,打过工,做过买卖,但他的心里始终放不下生于斯、长于斯的大山。2018年,高明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立志做一名新时代的农民。先后到江苏、甘肃等省考察核桃产业,于9月成立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  

       建园创业,首先得有地。国家提倡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这样,在当地镇政府和县林业局及村民的支持下,当年年底他成功流转土地500亩。土地问题解决后,核桃树种植、管护技术又成了新问题。第一年,没有经验,不懂就学,买书看、上网查、请教老师……岚皋县林业局及时派技术员到园区技术指导,增强了高明发展核桃产业的信心,县林业局为园区用苗质量、种植管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在林果技术员的指导下,苗木种植、管护问题解决了,核桃种植走上正轨。在开发核桃基地的过程中,高明以愚公为榜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大干、苦干,栽植碧根果、红仁优质核桃树近2万株。从2019年3月起建园,他把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花果山”。

       “我在核桃园区务工,这几天我们忙着给树干刷白和施肥、修剪拉枝、清园治虫,每天公司支付130元工资,还管一顿饭,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可以的。”正在地里干活的联合村许道双这位农家妇女笑盈盈地说。庞胜喜、许道双是一对夫妻,原是村上贫困户,夫妻俩每年在核桃园区务工,年收入四五万元,在高明的帮衬下,他们家不光“立”了起来,还在去年顺利脱贫“摘帽”。

       该公司2020年在园区内套种了白芨和芍药等中药材,今年又套种了魔芋,现长势良好。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每年如期向村民支付土地流转费用,总计约13万余元,吸纳周边农户132户、367人,户均年增收1180元。每年用工4000余个,支付劳务费60余万元,种植核桃使当地实现了绿化荒山和农民增收的双赢。高明非常守信用,从来不拖欠农民的工资和土地流转费。在村民心里,这片核桃林就是他们的“金疙瘩”。

       今年6月,在上海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中国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上,岚皋县秦康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的富硒红仁核桃、富硒薄壳山核桃荣获金奖;中国(西安)国际林业博览会金奖;该园区先后被市林业局命名为“市级核桃良种繁育示范园”“市级核桃标准化示范园”“山林经济园区”,并荣获市林业局“安康核桃创新产品奖”。高明的碧根果(薄壳山核桃)园区是陕西省唯一的一家。

       如今,一颗颗饱满的果实,不仅富了群众,也染绿了山坡。公司以核桃种植、销售为主,并在上海、广州、西安等大城市打开了市场,而且有了稳定的客户群体,许多收购商找上门来,核桃根本不愁卖。

        “截止目前公司已投资800多万元,下一步,将高标准建设电商中心,对核桃做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并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种植、养殖等林下经济,带领周边更多的农户增收,实现同步小康。”高明信心满满。 

编辑: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