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西汉〕居延汉简(局部)
〔西汉〕居延汉简(局部)
“居延汉简”乃因这批汉简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居延地区和甘肃省嘉峪关以东的金塔县肩水金关被发现而得名。在众多的汉简中,“居延汉简”数量最多、影响最广。最早在1930年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汉代烽火台遗址发现汉简850多枚和50多件汉代遗物,如麻纸、封泥、笔、砚、木版画等,随后在居延60个区域内共掘出11000余枚汉简,1972年秋、1976年夏秋期间又陆续出土了19637枚汉简。简牍的形式有简(扎)、两行、牍、封检、函检、符、觚、籤、削衣、册等。这批文书有诏书、爰书、檄、记、牒、簿籍等,内容非常丰富,记录了两汉时期有关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法律、哲学、宗教、民族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史誉其为20世纪中国档案界的“四大发现”之一。
居延汉简的字体以隶书、章草为主,掺杂少量的汉篆和装饰书体。用笔上有篆书圆转流动的笔意,有些偏旁部首保留着篆书的结体造型,也有隶书的波磔笔画和偏于扁方的形体,是书体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物证。它们大部分是由当时戍守边疆的中下层官吏和士兵书写的,也有一些是由西行的商人所写,所以其书写风格比较集中地展现了汉代民间书法的多样风采和韵致,具有飘逸淳朴的自然美。既有粗犷、泼辣的野趣,又饱含宽绰、恢宏的质朴,为研究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的文字发展史及书法艺术史提供了一部分极为完整的有纪年的墨迹。
整理:薛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