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燕郡)12月10日,榆林市举行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榆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榆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各自领域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进行发布。
榆林市人社局三级调研员白红波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金申领、技能提升补贴申领申请等业务线上办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就业见习、创业扶持、人事社保代理、求职招聘、档案管理等业务实现信息化服务管理,就业、失业登记可3个工作日内办结;欠薪案件实现了“一点举报投诉、全网联动受理”,并形成欠薪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督办的高效、快速管理格局。
榆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立在会上介绍了审批服务改革和企业开办工作情况。他指出,“最多跑一次”(含跑1次和跑0次)事项占比达96.74%,办理事项所需材料精简率达30%以上,除一些需要现场勘验和技术审查的复杂事项外,审批环节一律由原来的8个精简为3个,平均减少办事环节62.5%。全市184个镇、3220个村的事项梳理进度均达到100%,政务服务实现五级延伸。榆林市政务服务平台与省平台全面对接到位,实现统一服务入口、统一身份认证和统一数据汇聚。办件数据汇聚上报181.4万条,“好差评”数据汇聚249.9万条,服务满意度达到100%。全市34385项政务服务事项中即办事项占比56.31%,全程网办事项占比67.74%。设立了“全省通办”专窗,依托“全省通办”系统,目前已受理涉及勘察、开采矿藏和建设工程占用、征收、征用林地审核事项23个。设立由公安、人社、税务、审批、住房公积金5个部门组成的“企业开办一窗通办”专窗,实现涉企经营事项一窗受理,企业开办时限压减至1.5个工作日。企业设立登记“跨域通办”,异地申请“免跑腿”。与汉中市、西安市碑林区等地签订跨区域企业登记政务服务合作协议,实现区域联动、数据共享、材料互认。今年以来,全市市场主体存量31.7万户,同比增长11.39%;其中企业主体9.3万户,同比增长15.06%。
据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新闻发言人常建江介绍,该局在建好一个平台、推行一窗受理、做到一周办结,实现只跑一次的“四个一”改革目标全面实现的基础上,所有不动产登记事项企业群众只跑一次即可拿证,半数以上登记事项在网上不见面办理,登记业务一周办结率达到90%以上,件均办理时间压缩到了2个工作日以内。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着力打造高质量不动产登记服务体系。全面做到企业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零收费”,开启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服务。在土地核验与规划核实时实行“多测合一”,将项目竣工测绘、房产测绘合并,提前启动不动产登记程序;建设单位取得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即可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在交房阶段,大力推行互联网登记,业主网上缴税后,1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登记发证,业主接房时即可拿证。同时,该局于11月11日制定出台了全省首部地方版的《榆林市居住权登记操作细则(试行)》,于11月26日完成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升级改造工作;于12月1日完成对市县两级居住权登记业务培训,并在全省办理第一笔居住权登记业务,发放了全省首张居住权登记证明,为全市全面开展居住权登记工作奠定了扎实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也为各地开展居住权登记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