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燕郡)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概念,阐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的深刻内涵,强调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党全国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一周年之际,榆林市委依法治市办11月17日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座谈会。会议由榆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依法治市办主任张守华主持,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晓媛出席,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刘静妮、米劲,依法治市部分成员单位参加,会议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企业家、律师等行业各界代表参加座谈。
榆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依法治市办主任张守华讲到,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引领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不断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大家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依靠法治将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全面系统地“抓学习”,政法系统要以“八五”普法为核心“抓普法”,狠抓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依法治企典型等“阵地”建设。 要埋头苦干,切实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奋力谱写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生动实践,对标对表“抓创建”,以创建法治政府推动法治榆林、法治社会的建设,要重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抓案件办理”,根据特定地域实际选择性地“抓试点示范”,组织化、系列化、辩证化地开展“抓典型”活动,切实发挥激励引领警示作用,与基层、企业加强沟通,“抓法企互动”。 要不懈奋斗,为加快推进法治榆林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抓制度建设”,及时总结榆林生动实践并将优越之处通过制度规范予以固化,“抓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
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晓媛表示,作为法律人,必须要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两大遵循为行动指南,2020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是对两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必须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刻认识立法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立法过程中。法治教育要注重领导干部与青少年两个重点人群,树立法治观念要从娃娃抓起,要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带头遵纪守法;要重视高校与地方立法合作,共建专家基地,充实我市的法治队伍力量。
榆林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刘静妮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核心要义就在“十一个坚持”。要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加快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和重点领域立法,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需求新期待;依法应对社会治理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把法治优势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
榆林市委宣传部讲师团团长张九平说到,要全面总结“七五”普法成效,编制实施好“八五”普法规划,扎实推进宪法法律“七进”活动,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宣传教育,使崇尚法治、敬畏法律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榆林市司法局局长米劲表示,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要求我们坚持不懈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锚定“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定位,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厉行法治的强大动力,持续培育法治护佑人民、群众信仰法治的良好法治环境,全力推动新时代依法治市工作履行新职能、担当新使命、实现新发展。
榆阳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宏炜说到,习近平法治思想旗帜鲜明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榆阳区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让各级领导干部把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学法用法的引领示范作用发挥出来;坚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坚持运用法律手段和法治方式防风险、排隐患,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省人大代表、古城保护中心主任朱冬娥指出,依法治市、创建“平安榆林”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我市依法治市工作能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依法治市体制机制,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工作稳步推进,广大公民的法治观念、法律素质普遍提升,依法办事、崇尚法治的氛围不断形成。
榆林市政协常委、市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协会长何灵敏表示,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给自己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法治素养亟需提升,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紧扣“国之大者”,守正创新、提质增效,用好新媒体手段,提高普法影响力,引导青少年从小打牢法治理念根基,提升青少年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
榆林市人大代表、陕北煤海艺术团董事长李小平说到,不论是站在个人的角度还是企业的角度,从助力基层法治建设、推进标准化执法、优化营商环境、探索诚信体系建设、打击黑恶势力等多方面中,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法治社会建设取得的新突破,这得益于政府部门敢作为、政法机关勇担当。法治建设征途漫漫,全民普法宣传还需走深走实。
榆林市政协常委、榆林市智能通电子科技公司董事长张钧表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公司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将依法治企与公司经营生产相结合,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法律知识培训、推进科技创新相结合,着力培育合规意识,建立健全合规制度。我公司也将继续践行依法治企,落实企业在法治建设中的责任,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为建设法治榆林贡献出一份力量。
陕西格道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张军表示,坚持党对依法治国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第一项核心要义。我所在成立之初就将支部党建制度与律所管理制度深度融合,确立了党支部对于律所重大决定、重大案件、重大人事的决定权,切实发挥党支部对律所发展的政治引领作用。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我所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义,深入基层开展多类法律服务活动,努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全力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义。
榆林市闽商新生代企业商会会长、榆林正立国际石材城董事长郑平阳说到,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大背景下,榆林市的营商环境一年比一年好,相关部门真心实意地为民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振了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信心,让我们股东们能安心创业、放心投资、专心经营。同时也希望能与执法、司法等机构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提高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生产经营与创新能力。
榆林市委党校法学教研室副主任讲师韩青林说到,去年的今天,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给榆林市立法机构根据自身实际制定适宜榆林发展的法规指明了方向;行政机关坚持依法行政,执法机关坚持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执法有力度有温度;司法机关坚持公正司法起到了最后一道关卡的作用,相关体制改革有利于更加充分地发挥这项作用。
榆林学院政法学院院长,教授白炜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的根本遵循。作为高校,我们会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加强高校法治建设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目前,榆林学院在法学专业中专门开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全力做好法治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让法治观念深入学生内心。我们也将继续加强与政法机关的合作,筹建法治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培育更多法治型人才。
榆林学院政法学院教授、市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司雪侠表示,新形势新变化对高校法治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高校将把依法治理作为学校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式,融入教育管理全过程、贯穿学校工作各方面,积极承担自身义务。把普法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全面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持续推进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确保广覆盖、有实效。将宪法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全面融入思政课等课程中,以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充分发挥法学学科优势,建立专兼结合的普法师资队伍。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与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让法治融入学生学习生活日常,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绥德148法律服务所主任王禄锦说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结合自身的工作,就是努力让当事人在我们代理的每一起诉讼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努力让当事人在我们主持调解的每一起纠纷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纽带。今后,我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继续努力化解纠纷,为创建平安榆林、和谐榆林、法治榆林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