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社教
不知从何时起,我渐渐产生了一个念头——“复活”怀素!
念头产生得是那么的自然,自然到我也记不起源头,但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缘起书法。
我从小就酷爱书法。从懵懵懂懂地喜欢写字,到潜心钻研书法,算来已经四十余载了,以至于学习书法就像吃饭睡觉一样,不知不觉融入了我的血液,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关注怀素,缘起喜欢《自叙帖》。第一眼看到《自叙帖》,潜意识便迫使我追寻怀素的踪迹。
怀素太伟大了,伟大到在“狂草”领域,千年来无人望其项背,故史称“草书终结者”。怀素太平凡了,平凡到如一草芥,连《旧唐书》《新唐书》皆不见其踪。可见的就是那仅存的十多幅书法作品和陆羽五百来字并不全面的小传及其散落于诗海的一些诗文。正因如此,历史上研究怀素的人不多,成果也不多,其功绩伟岸却形象模糊,模糊到不知其生卒、不知道其行迹、不知道其交游……
缺少第一手的史料,我曾试图从他的出生地永州寻找一些有用的信息,却令我失望至极。只好由间接入手,研究他的书帖、研究他的朋友、研究别人写给他的诗词,一来二去,竟然在《书法》杂志、《书法报》《书法导报》和《中国文化报》等报刊发表研究怀素的论文随笔近二十篇。论篇数不算多,但从北京大学冯健教授利用大数据统计结果看,在这个领域应该算是较多的。
2017年,中国书协在湖南举办了“首届怀素草书论坛”,北京大学冯健教授在其获奖论文《“理性”析“真如”:基于30年怀素研究成果的文献计量分析》中指出:三十年来“对怀素研究文献数据库的统计表明,同一人以第一作者发表两篇论文者9人,发表3篇论文者4人,发表11篇论文者只有1人。”
2018年夏末,湖南永州“摩崖石刻研讨会”,邀请我去做“草圣”遇到“茶圣”的交流讨论。永州文联的领导请我对怀素生平足迹予以考证,以资他们开展系列活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但应人事小,误人事大,我只能硬着头皮硬钻。好在世上没有白下的苦,完了朋友的差事,回过头来,稍加整理,竟然成就了自己关于怀素的第二本书——《草圣怀素》。
我以十分崇敬的心情,着力还原怀素、复活怀素,因为它是在考证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大的脉络在于尽力还原怀素的真实生活轨迹,力求学术性与故事性相统一。意在解钥“草圣”是怎样炼成的,还原怀素书法求新求变创新历程,警示当今书法教学深刻反思。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出发点。
怀素是中国书法史上少有的具有开创性的平民书家。怀素在书史上是一座巍峨的丰碑,也是一本活教材,值得们花功夫去研究。
即将封笔,我想告诫为今之书学者,学醉僧之醉,当透过其世俗之醉,洞察其创作之醒,否则,如西施效颦、向氏学盗耳!
书法及其理论研究是我的业余爱好,难免有很多不专业的地方,还望方家指正。(连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