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灞河两岸。
秦岭山麓,草木葱翠;渭河两岸,绿草茵茵……这是3900多万三秦儿女引以为豪的美丽家园。经过多年来的生态建设和保护,陕西绿色版图变“大”、野生动植物变“多”、生态防线变“牢”、百姓因绿变“富”。陕西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越来越多的绿色让百姓享受着更多的生态福祉。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陕西的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坚定而有力。
彰显“绿色陕西”新形象
蓝天白云更多了,山川大地更绿了,河流湖泊更清了。如今,人们印象中“黄土飞扬”的陕西正被“绿色陕西”所取代。通过持续不断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陕西森林覆盖率超过45%,国家森林城市达到7个,绿色版图由“浅绿”向“深绿”渐进,向北延伸了400公里。
近5年,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的5年,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快的5年。全省政策举措之实、治污力度之大、环境质量之好前所未有,“绿色陕西”的形象已然呈现,人民群众由优美生态环境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
今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考察调研时指出,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路子走的是对的。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为“绿色陕西”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能。
站在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的观景台上远眺,山坡上的生态水保林郁郁葱葱,山下一座座水坝锁住了沟道。随着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项目启动实施,这个昔日水土流失严重、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小山村实现了“华丽转身”:南沟村通过建设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成基本农田92.67公顷,营造水保林538.8公顷、经济林67.07公顷。
近年来,陕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大力推进小流域治理、淤地坝建设、水土保持示范园建设等,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目前,全省黄河流域已建成淤地坝3.4万座,淤地86万亩,拦泥58亿吨,建成梯田面积426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9万平方公里。今年,陕西启动了黄河流域淤地坝建设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拦截入黄泥沙1660万吨,新增淤地2.23万亩,新增梯田103万亩。
针对秦岭保护,陕西出台秦岭污染防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规划,持续推进“乱排乱放”问题整治和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628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西安市对秦岭北麓实施网格化监管,彻底完成了秦岭违建别墅专项整治及后续治理任务,恢复生态用地2672亩,51座小水电站退出拆除任务全面完成,秦岭区域所有矿权全部退出。同时,西安市还建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位于榆林市榆阳区的榆溪河生态长廊。
打造碧水蓝天好生态
11月6日,看着眼前汩汩流淌的河水,32岁的西安市引湑济黑调水工程工程师刘鑫觉得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值了。
前些天,引湑济黑调水工程进水闸被洪水冲来的石头堆满,刘鑫和他的同事足足用了5天时间才把阻挡闸门的石块清理出来,保证湑水河水顺利通过输水隧洞调至黑河水库上游。在秦岭深处,引湑济黑调水工程不但解决了西安市130万人的吃水难题,还保障着周至县、鄠邑区37万亩农田的灌溉。为了更好地护好水源,刘鑫和他的同事翻越一座座山、跨过一道道沟,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调水护水工作中。在他们的努力下,引湑济黑调水工程调往黑河水库的水质常年稳定在国家Ⅰ类水标准。
而在刚刚过去的10月,西安市空气质量更是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10月空气质量全月合格,刷新了空气质量连续合格天数的最佳纪录。
“气质”不断提升的背后,是西安市坚决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优化运输结构的结果。截至2020年底,西安市累计完成重污染企业搬迁或关闭22户,摸排整治“散乱污”企业12298户;累计完成90.2万户城乡居民“双替代”工作,用煤企业由2017年的24家减少到2020年的10家;累计新增新能源车15165辆、纯电动车7042辆、甲醇汽车8123辆。
西安沣河湿地公园。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是西安人的亲身感受,也是每个陕西人的真切体验。
如今,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陕西在绿色发展的征途中,算好“生态账”,持续不断开展环境污染整治。
蓝天保卫战取得新突破。2020年,我省大气环境质量为国家执行新标准实施以来的最好年份,也是我省首次完成国考任务。全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41.2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提升至295天,重污染天数减少至6天。继商洛市之后,安康市、延安市、榆林市首次进入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西安市连续两年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后20位。
碧水保卫战成果持续增加。2020年,我省50个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中,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2%,优于国家考核目标20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全部消除,水质总体评价提升为优。汉江、丹江、嘉陵江、黄河干流、无定河水质优,渭河干支流、延河水质总体良好,水环境质量达到近20年来最好水平。划定“千吨万人”水源地保护区197个,纳入国家考核的27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咸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镇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划定。
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全省完成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状况详查,102个县(区)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5%,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实现100%。
久久为功,这份绿意满满的“生态答卷”背后,是陕西迈上绿色发展之路的坚定决心,是陕西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推动绿色转型的不懈努力。
丹江商洛市商州区段。 本版照片均为记者 赵晨摄
走出绿色发展富民路
养了十几年鱼的瀛湖镇郭家河村村民尤运武不再养鱼了,种起了枇杷。“瀛湖水质好了,我的农产品也能卖上好价钱。”他说。
为保证汉江瀛湖水质,减少富营养化对水质的影响,安康市投资1.5亿元实行退渔还湖、退渔上岸,对瀛湖库区网箱养鱼全面清理整顿规范,取缔汉江瀛湖网箱3.15万余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安康市的做法,蕴含着一个朴实而深刻的发展道理: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才是发展新路。
如今,这个朴实而深刻的发展道理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绿色成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承担着秦巴山区生态保护、南水北调水源涵养重任的陕南三市,关停多家影响生态环境的工矿企业;地处陕北的榆林市,以绿色、低碳、环保为发展方向,一批先进的能源深度转化项目投入“绿色”生产,对减少大气污染起到了积极作用。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年来,陕西持续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互促互赢的新路径。一个又一个因生态产业而兴的精彩故事正在三秦大地不断上演。
志愿者在汉江源头捡拾垃圾。
石泉县后柳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存和区位优势,发展以文旅、农旅、工旅、学旅等“一业主导、多业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发展农家乐70余家,年游客量达百万人次,带动了1300多名群众直接就业,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的2722元上升到2020年的11588元。
太白县咀头镇白云村,利用当地生态资源,采取依村就势、就地取材的方法,利用废旧瓦片、砖块石头等,精心打造小景观的农家庭院,做到了不砍一棵树、不埋一眼泉、不挪一块石,量力而行降低建设成本,立足实际展现出太白韵味。利用好生态,群众发展核桃、花椒、板栗、蜂蜜、食用菌等多元特优生态富民产业。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2个县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6个县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创建总数居西北第一。
绿水青山展新颜。按下绿色发展快进键,陕西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拥有青山绿水的陕西,正在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记者 齐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