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兴庆
十月一,送寒衣。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老人们絮叨过这样的话,当时也是跟着吵嚷着,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自从爷爷去世以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前,姑妈总会从外地带来一包一包彩色纸。晚上,奶奶 、姑妈、大伯和父亲便会围坐在屋子里,用糨糊把彩色的纸做成各式各样的衣服,还做一些家具物品,大伯做的金元宝、银元宝最漂亮了,和电视里演的一模一样。趴在被窝里的我笑着问姑妈,做这些东西都是干啥呢?姑妈说是给死去的爷爷,天冷了,怕爷爷在地下受冻,做些衣服给他穿,再烧些金子、银子让爷爷换他喜欢的东西。
我偷偷地蒙上被子,心里面嘲笑着:大人们怎么这样傻,用这些花里胡哨的纸衣服骗人呢!
时光流逝,慢慢长大,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身边的许多亲人也相继离世,渐渐也体会到失去亲人那种心酸的无奈与不舍的眷念。偶尔也跟随家人去给亲人上坟,让整天为生活忙碌的我,能在那短暂的祭祀活动中,抽一点心情静静地怀念已故亲人,回忆曾经美好的时光。
偶尔翻看一本杂志,才知道农历十月称为孟冬,十月初一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诗经·豳风·七月》中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才明白古人为免先人们在幽冥挨冷受冻,人们在这天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衣物,连带着慰藉一下孤魂野鬼。
十月一,送寒衣,既寄托着对故人的怀念,也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十月初一,与清明节不同,没有公休假,自然有很多人不能在这一天为先人在坟前送上御寒衣物,寄托思念之情。我也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少参加到此项家庭祭祀活动。
只记得有一年十月初一在周末,带着孩子回家,家里早早准备了一大包纸衣准备上坟烧寒衣,也就带着孩子去了。
爷爷奶奶去世二十多年了,我依然还记得他们的音容笑貌,有时候感觉就像在昨天一般,偶尔梦中还会见到他们的容貌,那样熟悉,那样亲切!姑妈已有八十多岁了,好多年都没能在爷爷奶奶坟前来过了。每年十月初一,姑妈总会习惯给父亲打电话,叮嘱早点准备纸衣,多准备一些,怕天气冷,爷爷奶奶没衣服穿,还要求把爷爷奶奶坟头杂草清理一下,把旁边乱倒的垃圾收拾干净,奶奶是个讲究人,怕奶奶睡在那里心里面不舒服。
按照姑妈的叮嘱,父亲和哥哥负责清理周边杂草,大姐和我们几个把纸衣放在坟头,把纸钱一张张拆开,分散的放在一堆。大哥点着火,一件件把纸衣放在上面。一阵青烟,火苗散去,纸衣化为灰烬,随风散去,诸多思念眷想也随着火苗中的灰烬送到了爷爷奶奶那边。
有一片纸衣没有烧尽,孩子从旁边拿了根树枝挑了起来,拨向有火的地方。父亲在一旁连忙阻止,说是不能挑,要不然给太爷、太太的衣服就烂了,没法穿了。
孩子没法理解父亲所说的这些,就像我当年也做过如此举动一样被大伯阻止过的满脸不解和怀疑。不过现在的我完全可以理解长辈们过去和现在所说的一切,这不只是烧掉的纸衣,而是对亲人的无限眷念和不舍的关怀。
“爷,奶,给你们送新衣服来了,地下冷,别冻着!钱别舍不得花,想买啥就买啥!”在大哥高声呼告声中,全家人跪拜磕头结束了这次祭祀活动。
姑妈去年也去世了,大伯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老父亲身体瘦弱不堪,已经没有力气再去爷爷奶奶坟前清理杂草、打扫垃圾了。年轻的我们依然记得爷爷奶奶的音容笑貌,还记得依靠在他们身边傻笑的样子。一生难忘,一生眷念!
长辈们越来越少,隔辈的情感疏远,给先人送寒衣也被社会的文明发展渐渐淡化,一捧鲜花便寄托了对先人祖辈的思念。
逝者如斯,生者已矣!在怀着对先人无限眷恋和怀念的同时,我们往往忽略了对健在者的关怀,毕竟,亲人还在!十月初一,在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我们既能给先人们送去温暖的棉衣,寄托对先人的追思和怀念,也能把真诚的关怀、问候,对亲人的依赖、眷恋全部送给健在的亲人们,让他们不在寒冬受冻,心中不再感到冰冷,岂不是更周到更舒心?
十月一,送寒衣。但愿逝去的先人一切安好,更愿健在的亲人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