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宋亚萍
《国家至上》这本书(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中国航天产品固体发动机研制的艰辛历程为背景,真实记录了以邢球痕、阮崇智、叶定友、祝一辰、徐立平等航天军工人的工作和生活,集中反映了航天人和军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是一本具有独特价值的优秀图书。
航天发动机的动力来源主要有两种,液体发动机和固体发动机,也就是说使用的燃料不同,而固体发动机的优点在于推进剂事先预装,稳定性好,机动性好,是战略武器发展的方向。但难点在于要找到合适的耐高温、耐高压材料,配制出可以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固体推进剂配方以及如何制造性能稳定的药柱。
事实上,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起,我国就着手固体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但那时候是白手起家,既没有经验,也没有基本的知识和技术储备。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科研人员仍然通过艰辛努力,逐步研制生产出了一些小型的固体发动机,用于火箭弹和小型助推火箭,而大型火箭发动机,还要采用液体推进技术。
但对于国家来说,只有战略武器才是真正的护国之盾,具有国防意义。特别是固体推进剂火箭是战略武器发展的方向,因此我国一定要把固体发动机的尺寸不断做大,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武器是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固体推进剂洲际导弹。但是,直到1982年10月12日我国才成功发射了第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弹道导弹。但那只是一枚中程导弹,射程为2000公里,发动机直径1.3米,还不是真正的战略武器。
应该说,在当时条件下,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成绩。要知道,那时候,他们是在不断的搬迁中,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工作和生活基本上都是在偏僻的山沟或荒滩上。生活的艰苦和动荡是可想而知的,甚至因为备战的需要,他们连孩子都不能留在身边,纷纷被送回老家,使那一代孩子成了第一批“留守儿童”。
在不断的搬迁中,仍然要承担国家下达的科研任务,但是,科研工作的条件却极其简陋,没有经验,没有技术积累。他们是从仿制苏联淘汰的导弹开始的,即使这样也因为中苏关系的破裂,苏联撤走专家而停止,之后的研制完全是在自力更生、土法上马的基础上搞起来的。
没有试车台,他们就在山沟里搭一个简易的台子做测试;没有专门的装配车间,他们就在院子里用竹席搭一个简易棚,搞出一个草棚装配车间;试车时,要拍摄大量照片,需要暗房冲洗胶卷,他们就在空地上竖起几根木桩,钉上油毛毡当围墙和屋顶,搞出个“岗亭暗房”;当我们的研究人员还采用手摇计算机计算数据时,太平洋对岸的美国同行早已广泛使用着电子计算机。那时,我们的工业制造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巨大,对各种金属、非金属材料的基础研究更是薄弱。那时,中国各行业的科技工作者都面临着同样的状况,遇到最多的难关就是基础材料、加工工艺等技术问题,设计出的产品不是没有合适的材料可用,就是没有专用的加工设备。
研制固体发动机是一项危险性极高的工作,因为固体推动剂采用的都是能量极高的化学品,所以,操作时稍有闪失就可能在几秒钟发生剧烈爆炸。那时我国固体推进剂的研制还在初步摸索阶段,自行研制的推进剂质量并不高,生产条件又极其简陋,所以不时有事故发生。1979年7月11日发生的严重爆炸事故中,戴学华、杜品芳两位女操作员当场牺牲。这次事故使研制工作不得不停滞了很长时间。还有两次,已经装好推进剂的发动机壳体发生了脱黏问题,徐立平他们就钻进壳体里,进行人工挖药。壳体内浓烈的有毒化学品气味令人窒息,而且,稍有磕碰或者挖药过程中产生一星静电火花,就可能引起剧烈爆炸。这两次挖药操作,都有人出现了严重的中毒现象,徐立平挖药那次甚至导致他双腿不能行走,瘫痪在床一年多时间,所幸经过艰苦的努力没有造成终身瘫痪。
研制固体发动机更是一项高精尖的科研工作。在当时那种简陋的条件下,要研制出不断扩大尺寸的固体发动机,其难度是出乎想象的。首先是壳体材料要不断地增加强度并减轻重量,那就必须研制出新型复合材料。其次是推进剂的能量要越来越大,稳定性还要好。这些研制工作都是四院人在山沟、荒野间不断搬迁中实现的。四院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在他们不仅能研制出射程上万里的固体火箭洲际导弹,而且还能为卫星、载人飞船等航天产品的发射提供强大动力,使我国的固体高能推进剂及高新复合材料的研制,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在《国家至上》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筚路蓝缕的艰苦过程,看到了航天人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航天精神,看到了他们秉承“国家至上,争创一流”的崇高精神,一步步地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入新世纪以来,四院的研制生产工作进入了突飞猛进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力的增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生产已经步入世界先进水平,可比肩世界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