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长征丨陕西延安:绿色发展谱写“新篇章”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新华社

延安,革命圣地。如果说红色是刻在延安骨子里的底色,是一种世代相传的精神血脉,那么绿色则是延安最突出的亮色,是一份改天换地的执着追求。

eb25581c3b8c179eed75cbab6ae20337.jpeg

在延安吴起县城附近的胜利山上,曾经苍凉贫瘠的黄土高坡披上满眼苍翠,两棵杜梨树巍然矗立,延安的红色和绿色便交织在这里。

d1b098bd1014ac26d502244b301429ab.jpeg

吴起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属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多少代人,一年到头,面朝黄土,靠天吃饭。多少年来,黄土高坡,人垦畜踏,越穷越垦,越垦越穷……

daad9749fec768d2fd0720e2ca1ed376.jpeg

改变始于20多年前。1998年,延安吴起县在全国率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面对干旱少雨、树难成活的恶劣气候条件,延安人民20余年如一日地坚持种树,一代接着一代干。

0a1f37c5ca14e2b81133cb32d79a289f.jpeg

延安的红色和绿色交织在人们的心中,既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色气质,也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绿色之路。“绿水青山”不仅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延安人民带来了致富的新机遇。

9d3605d53a3c8821314dad94b94d2d8a.jpeg

退耕还林的同时,延安一直在尝试以政策和技术引导新产业发展。2018年延安安塞区高桥村建起了循环农业示范点,昔日面朝黄土、靠天吃饭的陕北农民端上了生态农业的“绿饭碗”。

9bcd9e0f13a72db8baa0de6e2d0069fd.jpeg

延安城东南方向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南泥湾,在红色文化基础上,依托越来越好的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让当地群众端起了“旅游碗”,吃上“生态饭”。

e2ff6cf8f3693a4c2c3c80f555ba1091.jpeg

2019年5月,革命圣地延安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已经摆脱贫困的延安人民从未停止追寻幸福的脚步。

6350406fd6a250a3cce36805626246e1.jpeg

80多年后,胜利山上的杜梨树依旧枝繁叶茂,它诉说着那次伟大远征的红色记忆。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它又见证着这片土地因绿色发展谱写的“新篇章”。

f50dbb702360fe9f7e1d7684bd5c3150.jpeg

出品人:孙志平

监制:樊华 张平锋

统筹:李杰 张旭东

编导:王梁

记者:吴鸿波

配音:危颖

包装:夏勇

协助拍摄:吴起县融媒体中心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d6fda67e0744322e931bf3ddd9aa3112.jpeg

编辑: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