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王叵提了酒菜,和怀素、怀仁小酌,他道:“素师,您这样云游,到头来留不下书作,百年之后,谁还记得历史上有个草圣醉素呢!果真如此,岂不是人生之大憾?”
怀素觉得王叵是个收藏家,身居高位,把书作交给他,再合适不过了,于是道:“贫僧体弱多病,云游四海,也不知哪天葬身何处,难得您有这份真诚,贫僧多书与您。”
御医的药吃过之后,怀素病症更加减轻,他便认真书写了《千字文》《自叙》以及李白等名家诗词,王叵来了就让其从中挑选。不料王叵瞥见书桌旁有封在白麻纸上写的信,拿起来见其笔画圆润,使转灵活,提按得当,放逸而不狂怪,笔墨精彩动人,便爱不释手,书曰:
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异疏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羸也。阴日怀素藏真白。
书信末尾,还盖着怀素喜欢用的“军司马印”。
这就是价值连城,珍贵无比的怀素《食鱼帖》,为水墨白麻纸本手卷,尺寸34.5伊52.4厘米。新中国成立后,该帖还有一段传奇经历。
《食鱼帖》曾藏山东潍坊丁家,后丁家迁青岛。“文革”期间,《食鱼帖》险些毁于一旦,红卫兵从丁家“抄家”后将《食鱼帖》堆放于青岛市博物馆。1978年,青岛市博物馆邀请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家徐邦达来馆鉴定书画,徐先生从未清理好的书画中发现了《食鱼帖》,并在1979年撰写《古摹怀素“食鱼帖”的发现》一文。《食鱼帖》为抄家所得,“文革”后落实政策,青岛市博物馆将此帖重新装潢,退还给了丁家。
此后《食鱼帖》在拍卖会上只惊艳地亮过一次相。
2000年嘉德秋拍,被当时称作“迄今为止最旧的一件书画拍品”的唐朝怀素草书《食鱼帖》,终因未到1000万元底价而不幸流拍。流拍时正值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低谷时期。
遗憾的是《食鱼帖》流传有序,多有记载影印,如今深藏于民间,自1981年归还个人后,近四十年来无踪无影,这都是后话。
王叵非常欣赏这精美的手札,问怀素:“素师,这是写予何人的?”
“零陵之好友朱遥处士常常挂念贫僧,相约到长安后书信告诉他。这不,写了好几封信,还没送出去。”怀素回答。
“这比您之前书予我那些书作都要精彩,可否允许在下带回去刊石留世。”王叵道。
“这里还有多年前随手书写之作,如喜欢一同拿去。”怀素打开行囊,一股脑倒出来让王叵选。
这些小品总共有二十多件,王叵看着每张都很精美,全都拿走了。回去以后,王叵从中选了怀素多年前和颜真卿“洛下论书”后写的一封没有寄出的信(《藏真帖》)和怀素写给朱遥的两封信(即《律公帖》《贫道帖》)刻石留世。
怀素,字藏真,生于零陵,晚游中州,所恨不与张颠长史相识,近于洛下,偶逢颜尚书真卿自云,颇传长史笔法,闻斯法,若有所得也。
《藏真帖》是怀素书法转型期的作品,行草夹杂,短短数行,叙述了怀素苦于未能与张旭相识,从颜真卿处学得张旭笔法,通篇以“颜尚书”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段,前段以切锋用笔,字字独立内敛;后段以裹锋圆笔为主,字势开张,对比度强,明显能感到洛下论书之后,学笔法、用笔法的渐进过程。而《律公帖》《贫道帖》却明显是怀素烂漫至极复归平淡自我书风形成之后的淡雅之作。
小说连载·草圣怀素
草圣怀素(51)
发布时间:
作者:张社教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