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   作者:史飞翔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史飞翔


  故事要从我外婆说起。据母亲讲,我外婆是四川一个地主的小老婆。“土改”的时候,男人被“镇压”,她一个人挺着大肚子,牵着一个小孩子,一路乞讨,逃难到陕西。后经好心人介绍和我外公组成了新的家庭。于是,她肚子里怀的那个小孩就成了我舅,手里牵的那个则成了我姨。我母亲是我外公和外婆成家后共同生育的。我外婆出身书香门第,是典型的大家闺秀。我手头有一张我外婆年轻时的照片,那是她唯一留下来的一张照片,就这还是我从她和别人的合影中裁剪、翻拍的。照片上的外婆留着两条长辫子,高鼻深目,端庄贤淑,就是放在今天也是绝对的美女。很多年后,我曾对我女儿说:“咱们史家世代农民,别说三代,就是往上再推五代也是穷得叮当响的穷人。今天你和我之所以还有一点读书的基因,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那从未见过面的外婆,也就是你的曾外祖母。“
  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讲究。这是我从我外婆身上得出的结论。据我母亲回忆,我外婆颇有大家闺秀之风,穿衣吃饭都很讲究。身上穿的虽是土布衣裳,但任何时候都是干干净净,体体面面,头没梳光绝不出门。当时陕西人面条都没得吃,我外婆却坚持吃米饭。吃米饭就得配炒菜,这可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得起的。不仅如此,外婆还通晓诗书,红楼、三国、诗词曲赋信手拈来。闲暇时外婆常将母亲抱至膝头,先往母亲嘴里塞一颗水果糖,然后再教她读书认字。一边是甜滋滋的水果糖,一边是精神上的甘霖雨露。那是母亲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外婆在她最风华正茂的时候却不幸得了”痨病“,缠绵病榻,最终咯血而死。外婆去世时留下遗言,让外公无论如何要让母亲坚持上学。外公当时答应了,但很快就食言。当时是生产队挣工分,家里只有外公和舅舅两个劳力,入不敷出。两个大男人忙碌一天还要自己做饭,母亲看不下去,于是就自己辍学在家了。外婆去世的时候,母亲还不到九岁,连头都不会梳,家里的两个男人更不会。结果母亲就成了没人管的”疯女子“,头上经常长满虮子和虱,村里好心的老太太实在看不下去,才帮母亲梳一次头。从小离娘,是母亲这辈子最大的伤痛。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提前结束了母亲的童年生活。严峻的现实使得母亲在很短时期内就变得成熟起来,早早地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母亲刚开始做饭的时候,个头连锅台都够不着,脚下要踩一个木凳子。至于头发被火燎,手指被烫伤,那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母亲虽然只念了三年小学,但她后来上夜校,坚持自学。如今,母亲不但能看书写字,还能识谱弹琴,唱歌朗诵,经常参加各种大型文艺活动,成为老年大学的骨干。母亲一生尊重知识,崇尚文化,积极上进,坚强隐忍,很好地继承了外婆的血统。
  外公和外婆结婚的时候,我外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受伤,提前归来。外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年纪轻轻就向往革命,但不幸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其间受尽欺凌,后来终于被共产党营救,投入了革命的阵营。解放战争期间,他出生入死,多次荣立战功。和他一起去朝鲜的战友,几乎都阵亡了。他自己也被炮弹击中,头部受了重伤,一只耳朵也聋了。此后,外公一直饱受战争所带给他的伤痛和折磨,以至于整个人精神都不稳定。外公不识字,但深明大义,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党和人民。外公晚年依然保持着军人的情操和作风,遇见不公,总是怒不可遏,大声疾呼,因而落下一个”二疯子“的绰号。
  外公生前最疼爱我。三天不见,必来我家。骑着一辆“二八”加重自行车,车前挂着一个油腻腻的布兜兜,里面装满了麻花、油糕、花生、糖果等各种吃货。那时只要我放假,外公总是将我带至身边一起生活,同吃同睡,给我讲战争年代的故事。外公当时有民政部门按月发放的生活补贴,他自己舍不得用,都花在了我的身上。
  外公去世的时候,年纪并不大,也就六十开外。当时改革开放刚在农村兴起,日子正一点一点地好起来,外公却突然离世。世上最疼爱我的那个人走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无法接受外公逝世的这个事实。我总觉得我外公没有死,他只是出一趟远门。总有一天他还会回来,骑着他那辆加重自行车,车前的兜兜里装满了麻花、油糕、花生、糖果……


编辑:高思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