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去年9月陕西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按照国务院普查办统一部署,我省积极探索、强化协同,多部门、多层级合力推进普查工作。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目标是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各地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各级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省委、省政府对普查工作高度重视,省政府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多次专题研究普查工作;8月13日,省政府召开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对全省全面展开普查工作作出部署。
省应急管理厅作为牵头单位,第一时间组建了省普查办工作专班。省普查办先后多次召开试点工作推进会、部门工作协调会、全省清查工作推进会,组织人员赴基层调研,编发省级实施方案,分级开展业务培训。省级自然资源、住建、交通、水利等任务部门均成立了行业普查机构,印发了部门实施方案,开展了行业普查培训,加强对市县两级的技术指导,同步推进普查工作。神木市、白河县、西安市灞桥区3个试点县(市、区)积极完成试点工作。各市 (区)、县(市、区)积极安排部署,方案制定、技术培训、资金预算、宣传动员等工作全面展开。
据了解,此次普查是我省首次气象灾害方面的全面系统调查,主要内容是开展全省暴雨、干旱、高温、大风、冰雹等8种气象灾害的致灾信息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我省开展主要承灾体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脆弱性评估,进而掌握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和重点区域主要承灾体气象灾害的风险水平,以此绘制分级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谱。
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是此次普查工作中总量最大的承灾体。通过普查,我省将彻底摸清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底数,建立互联共享的省、市、县三级承灾体调查成果数据库,支撑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评估。
据介绍,我省是一个多灾易灾重灾的省份,底数不清是造成灾害损失严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各级各部门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做好保障工作、抓好数据质量、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好普查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布局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