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绿澄清的任河水从川东南崇山峻岭中奔涌而出,在下游陕南紫阳县一个叫瓦房店的古镇舒缓平静下来,形成一段静水流深的长河,紧紧地伴随着古镇浅吟低唱一首关于岁月的歌谣,然后欢畅地投入汉江的怀抱。
任河岸边是我家。我是喝任河水长大的。
任河是古镇居民的生命源泉,在那个没有自来水的年代,古镇近千户人家日常人畜用水凭人力从任河里获取,扁担水桶和水缸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用具。“一条扁担一副钩,担满河水上肩头。扁担弯弯向身曲,晃晃悠悠赶日头。”民歌唱的是大众情声,唱得再好听,做起来不容易。担水要下河,上坡下坎,一个来回至少半里路,住在后街的人家担一趟水的里程更远。正因为取水不易,人就格外爱惜水,除了饮用洗刷做饭等生活必需用水,极少浪费水的。洗衣服就下河,若要冲洗桌凳,则全家人出动,将桌凳搬运至河边,一番清洁后,搁置岸上晒干,全家人再搬运回家。古镇靠河岸人家都是清一色的吊脚楼,闲来无事总爱扶着栏杆看水,看渡船摆渡,看对岸青山,看云识天气……
到任河担水一般是在清晨。清晨河水干净。全家人一天的生活用水都必须在清晨像任务一样完成,否则一天的日子就不得过。古镇的人把担水习惯叫挑水。挑水是个力气活儿,不需要多大技巧,只要多挑几回,看别人怎么一滴不露地把水挑回家,习惯成自然。如果一个人连一担水都挑不动,会让人瞧不起。热爱挑水就是热爱劳动,水都不愿挑的人是干不成啥事的。所以古镇的年轻人都喜欢挑水,一则锻炼体魄,二则为家庭分忧,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入挑水的人流,感受下河的情趣,赶凑一场热闹。人穷水不穷,人情自然在,哪家缺劳力,也不用担心吃不上水,街坊邻居都会乐呵呵地把水送上门,连一句客套话都不用多说。
在我年少的记忆中,古镇的人好像都不怕寒冷,尤其是寒冷的冬季,下河挑水就成了一件苦差事,需要在河边脱下鞋袜,绾起裤腿,蹚进过膝盖的河水里,河水冰冷刺骨,赤脚踩在光滑的鹅卵石中隐隐地疼,稍不留神就会滑倒在水里。待到汲水上岸,双腿冻得通红,迅速穿上鞋袜,片刻不能停留,一鼓作气将水挑回家。一个冬天,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因挑水而滑倒水中,也总会有人出面想出解决汲水困难的办法来,这个办法简便实用,只需要就地取材用石头铺垫一条人工挑水的“码头”。“码头”长约十余米,宽约一米,从河边一直延伸到深水处,挑水的人直接经过“码头”轻松地将水桶汲满水,然后轻松地上岸,径直将水挑回家去。这样的“码头”一年四季都存在,冲毁了再建,再建了冲毁,循环往复。每年的汛期,河水浑浊,随意在河边的沙滩上刨挖一个大坑,用光滑干净的鹅卵石垫底,四周用石块堆砌,浑浊的河水经过沙石过滤,清亮亮的,随时都是满当当的。这种沙窝井只是临时救急用的,只要河水一清,便弃之不用。在古镇人心里,只有下河挑水才觉得踏实,只有吃上任河水才算得上是任河人。
我上初中时就开始下河担水。我喜欢担水是想赢得母亲的称赞。每次担水回家,母亲总是笑眯眯的,总是爱怜地对我说:“水莫挑满很了,莫着急,多歇几气,悠和着挑。人一辈子是挑不完水的。”母亲越是这样说,我越是把水桶装得盈溢,越是一路不停歇,直到把那口大水缸挑满为止。
时代迅猛发展,如今挑水已成为过往历史,家门口的自来水流出来的是幸福的生活指数,但谁也忘不了担水过日子的往昔岁月。我在担水中不断成长,我走出任河在汉江边一座美丽的山城生活和工作,每天看见任河水与汉江交融,总感觉任河水里有我的影子,有古镇人担水的影子。虽然古镇不存在了,古镇上的人大多进了县城,甚至是到了比县城更远的城市生活,如同滔滔任河水涌进母亲河汉江一样,流得越远,对故乡的情愁就会越深越浓,直到人最终也化成了水,回到故乡任河水的怀抱。
任河担水
发布时间:
作者:刘全军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