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贤母
一座占地千亩、丘陵隆起、郁郁葱葱的公园,青翠在城市的中心。周边的灰色水泥楼房,形成了公园的天然围墙。
中华贤母园,是江西九江柴桑区的绿肺。在清晨或者傍晚,人们从四方八方的楼房里挤出来,涌上公园的山坡,在步道上、绿荫间漫游,遛鸟或者打拳、清唱或者聊天,吸收了新鲜空气,舒放了紧张情绪,然后又回到各自的房间,等待新的一天降临。
贤母园的绿色山顶上,矗立着一座高约三十米的主题雕塑,一对母女目光对望,妈妈低头和蔼可亲,孩子手拿书本聆听教诲,一副谆谆慈爱及亲情洋溢的形象自然而生动。雕塑用的是淡黄色纯天然花岗石砂石料,富有冲击力、感染力,令游人景仰。
沿石阶而行,步向深处,公园里还有贤母文化博物馆、陶母馆、岳母馆、金戈铁马苑以及母子湖、爱心广场等,组成了一个孝亲敬老教育基地。
柴桑之所以建贤母园,是因为与中国古代四大贤母结缘深厚。陶(侃)母及岳(飞)母曾长期生活于斯并安葬此地,欧(阳修)母也曾途经这儿。陶母教子惜阴、岳母刺字励子的典故,在中国民间流传深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心灵。柴桑挖掘这些历史基因张扬贤母文化,用母爱主题来提高城市品位,在全国独树一帜。
无意中看了看日历,恰好今天是母亲节。在母亲节来到贤母园,真是天意也。我向贤母塑像鞠了躬,又转身朝着陕南老家的方向,低头默哀几分钟。老母亲已在十年前离我而去,游子感恩思亲,热泪盈眶。
此刻,公园的会议室里正举行一个“今天我来做妈妈”的公益小天使主题活动,我们应邀走进会场,与孩子们互动合影。小天使们的热情和簇拥,让人沉浸在温爱的气氛里。
致敬陶潜
陶渊明的归隐,是中国文人永恒的追求和向往。
站在陶潜墓前,他的诗作《归园田居》立即涌上心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实,陶渊明过的是理想中的诗意生活,别以为回到乡间就幸福无比了,不是这样的,那时的农村生活相当艰苦。据说他回乡之后的第四年夏天,家中突然遭遇火灾,八九间草屋被烧得一干二净,诗人只好携家搬迁,艰难度日。陶渊明又患有脚疾,走路不方便,出门要靠两个儿子用竹竿抬着。
但是,陶渊明的精神是强大的,他辞官回乡,告别俗务是一种勇者的行为。从这方面讲,他既是诗歌创作的巨人,也是行为自律的巨人。在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够摒弃繁华,投向寂寞呢。
人的一生,总是在出走和归来中徘徊,在得意和失意中反复。世事无常,只有爱能给人以安慰。陶渊明的归来,当然是缘于对故乡的深厚的热爱。
陶渊明的纪念馆,建在柴桑区沙河镇公园路18号,里面有归来亭、洗墨池、陶靖节祠、陶渊明墓等,建筑面积不多,但遍植古树、竹林、花木,布局优雅。
在碑廊上玻璃橱窗里的陶渊明诗句书法刻写中,我竟然发现了“长吟”二字,于是站在字前恭恭敬敬地照相。
站在陶馆的松树下,我想,千古文人都得感谢陶渊明,是他给了后辈来者某种寄托、选择和安抚。
不过,当代文人如我者很惭愧,一是写不出那种经典诗篇,二是无处可隐。家山变样,耕地已无,哪儿还有可心的山水田园让你去造屋独居呢?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只是梦境罢了。
但,精神偶像不可缺。
陶醉花溪
远远的,就见河面上升起乳白色的烟雾儿,如梦如幻。走近了,终于看清花棚上的几个大字:庐山花溪谷。
下车,步入棚内,这偌大的花棚架设在小河的上方,若拱形苍穹。阳光从细隙中筛进来,斑斑点点的如碎花迷影。
小河两岸的石阶上,一群身着汉服长裙的年轻女子席地而坐,或弹琴或吹箫,演奏出悠扬的音乐。这场景,让人想起古风雅韵、田园牧歌。
穿过花棚,沿着小河而上,两岸是鲜艳的花带,全程约两千米长,占地300亩。眼下,一些月季及玫瑰开得正好。
花野中散布着秋千、滑梯等娱乐设施,游人们扶老携幼,阖家而来。开了心,采了花,再到体验馆里去,自己动手蒸玫瑰,然后冷凝成精油,带回城里去,把香留在身边。
这是柴桑区的毛桥村,过去环境极差,河野荒滩,杂草飞虫,中青年出外打工了,故乡被废弃成脏乱荒芜的垃圾场。毛桥村新的领导班子立志改貌,他们请来淘然旅游公司合作发展,才有了今天这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现代农业示范园”。
花地里,几个妇女正锄草,我上前问:你们是哪儿人?她们回答:本村的。我又问:一天挣多少钱?她们说:九十到一百元。我再问:是不是比在外打工挣的少?她们说:低不了多少,但吃住都在自己家里呀,家门囗能挣钱多好,谁不爱老家啊,所以我们都从外地回来了。
正说话间,花地里喷起水雾,远近一片朦胧。有一对夫妇在田埂上缓缓散步,宛若画中仙侣。我拿起相机拍了照,待走近一看,原来是同行的小蕙和卓然。咦,这种浪漫情调,他们在北京恐怕是很难遇到的。
傍晚,大家坐在半山上的木屋前吃饭喝酒,凉风吹过,其乐融融。远处的庐山峻峰黛影重叠,近处的花海起伏连绵。
有人感叹道:我爱上这地方了。
柴桑之爱
发布时间:
作者:陈长吟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