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魏晓文)8月16日,记者从第二届美丽乡村国际影像节组委获悉,由肖成刚导演的《多吉的夏天》等5部影片入围第二届美丽乡村国际影像节第一批作品。
第二届美丽乡村国际影像节评委会主席由著名导演霍建起担任,征集活动自5月25日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启动以来,截至目前,组委共收到677部不同类型的作品。
第一批入围作品包括:微电影《多吉的夏天》,肖成刚导演,出品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中共四川黑水县委、黑水县人民政府;网络电影《向阳农庄的罗曼史》,王文辉导演,西安阿凡达影业有限公司、西咸新区精彩视界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纪录片《云上梯田》,导演欧阳斌,昆明尤尚尤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纪录片《枕河听涛入画廊》 姜宝兴导演,山东省德州市文明办出品;纪录片《旧书里的世界》李明哲导演,新疆艺术学院出品。
美丽乡村国际影像节,是以展示美丽乡村题材影像为主题,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影像展示的第一品牌,影像节的宗旨是聚焦乡村振兴,讲好美丽乡村故事,展示新农村、新形象,为新时代追赶超越汇聚力量。第二届美丽乡村国际影像节将进一步创新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模式,做大做强乡村传统文化优势产业,推动纪录片、短视频、微电影、网络电影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扎实推动陕西文化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保障和文化力量。
附:入围作品故事梗概
《多吉的夏天》
女主人公何苗在藏族村落开展扶贫工作过程中,发现自己对口帮扶家庭的小男孩何旭,经常在学校偷东西、打架,性格也十分孤僻。
何苗来到小男孩家中走访,得知他的父母因车祸离世,便主动照顾他,使他体会到了母亲般的关爱,内心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在推广藏香猪的扶贫工作取得成功的那一天,小男孩何旭告诉了何苗自己的藏文名字叫仁青多吉,还把母亲泽茹美的名字,送给了何苗。
《向阳农庄的罗曼史》
剩女李曼为了逃脱父母的逼婚,响应党的号召,下乡扶贫,担任第一书记,农村青年向阳大学毕业不顾父亲反对,回乡创业建起冬枣园,用自己学校学的知识,科学培植冬枣。作为父亲一直不能理解儿子的这一行为,直到李曼这个新上任的扶贫第一书记,帮他改变了创业负债累累的局面,两人共同带领村民致富,最终也赢得了自己的爱情。
《云上梯田》
哈尼族是稻作民族,哈尼族先民在哀牢山地区开垦梯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在一千三百多年中,哈尼族倾注了数十代人的心力,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勇气和毅力开垦、种植梯田。哈尼梯田依山而建,布满整个高山与河谷,是天地的鬼斧神工与数十代哈尼人的智慧与勤劳和谐融合的结果。它蕴含着深厚的哈尼农耕文化习俗,成为稻作文明的世界奇观,它是自然和人类共同谱写的一曲大地之歌,是哈尼人奉献给世界的一个奇迹。
历经上千年的演化,哈尼梯田已经成为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子生态系统、村寨子生态系统、梯田子生态系统以及河流子生态系统,维持着正常的能量流通、物质循环、信息交换等生态功能,形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在长达一千三百多年的梯田稻作史中,哈尼族培育的稻米品种超过一百多个,这些稻种是适合于在当地环境中栽种的特有品种,哀牢山区因此被誉为“世界稻米品种的基因宝库”。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好的表达,2013年,“哈尼梯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枕河听涛入画廊》
纪录片《枕河听涛入画廊》以黄河文化为主线,贯穿了赵官镇大徐村自从建村以来发展到今天的村史,以村民张琳琳开民宿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将千年古村——大徐村导入进来。
该纪录片讲述了五个部分:一、大徐村的建村故事;二、清代大徐人——徐本佈勤政为民的故事;三、在民族危难之际,大徐人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的红色故事;四、新中国成立后,大徐村与黄河战天斗地的故事;五、重点讲述:自十八大以来,大徐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建成产业振兴、生态文明、文化繁荣的“全国文明村镇”。
大徐人将继续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贡献大徐力量!
《旧书里的世界》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书籍的传播与阅读形态已经悄然发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变化。当静静地沉浸在纸质书页的字里行间衍变成了通过手指翻动进行浏览,电子阅读、碎片化接收、音频听书等等一系列新阅读方式如浪潮一般不断涌现在移动电子设备与人眼球之间。
但有这么一群人或守着不被理解的情怀,或对褶皱质感抚摸的怀念,亦或者是对搜寻知识的准确度,他们珍惜被岁月淘洗后的陈年旧书里最后的些许余温,通过旧书结交爱书之人,与之前的主人进行时空沟通,找到自己心中想得到的答案,赴一场笔墨书香的浪漫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