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作者:编辑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灯盏头碗碗腔起源于陕西省千阳县南寨镇南寨村,又名“千阳碗儿”“灯盏腔”“碗碗戏”“灯盏子”,是因打击乐器中使用灯盏头器具而得名,又多以皮影戏形式表演,故又叫“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它是民间艺人众采当地民歌小调、西府曲子、关中道情、方言小戏之长,与本地皮影乱弹结合而成的独有剧种,其孕育、发展经过了200多年时间。
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属板腔体戏曲声腔体系,板式有大板、二板、带板、尖板、滚板等5种板式。其音乐基本特点是清越典雅、细婉柔润。调式为徵调式和宫调式。灯碗腔乐器有文武场面之分。灯碗腔皮影戏演出时,每箱约有人物、道具100余件,每班社6原7人。目前,演出的传统剧目有100多本(折)。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现已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
编辑:张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