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看一眼

发布时间:   作者:张焕军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按着约定,下午去了高建群先生的工作室。上楼见门半敞着,门边挂着块儿不大的条形牌子,上面写着:高看一眼。
  平时没在意,不甚了解高看一眼是句成语,还是日常俚语。我理解,高看一眼的基本意思是对某人的认可和赞许。我猜想,先生用高看一眼作为工作室的名字用意是双关的。一是表示主人对来宾的尊重;二是说明访客对主人的认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高看是相互的。当今,自我感觉良好者居多,谦和待人,赞许他人反成了奢侈。俯下身段,高看他人一眼实属难得。由此,也可以看出,工作室主人的大度包容和大德智慧。
  敲门无人应声。正待张嘴,见先生端着烧水壶从厨房出来。“你来啦”,先生微笑着说。我嗯了一声。“先坐下喝茶”。我坐在茶台前,看先生泡茶。他把壶盖揭开,抓了把茶放进壶里。他说,是普洱茶,生普,喝着回甘有味。他一边往壶里注水,一边接着说,喝会儿茶,不急,事情慢慢来。
  先生穿一件丝质褐色小衫,配一条休闲裤子,坐在了茶台的另一边。他自始笑眯眯的,面色红润,精神足,慈祥的神态如一尊菩萨。
  望着先生泡茶倒茶的动作,心中有种油然的亲近感。想起五年前初识先生的那一幕。记得是2016年秋季,国庆前。我们承办了一期陕西省院士大讲堂,请了两个老师来讲座。一个是中科院院士西安交大的卢老师,另一个是国家一级作家高建群老师。高老师那天讲的题目是《中华文明与中国文化》。
  在这之前,我不认识高建群先生。按照讲座要求,从朋友处要来先生的电话,打了过去。电话里,我自报家门,讲了想法。电话那头安静地听着,极少插言问话。待我说完情况后,先生说,他听明白了,让我方便时去他的工作室再详细谈谈,并告诉了地址。第二天,我如约前往。
  工作室在丰庆公园里,在一座建筑物的一楼。门也是半敞着,有两三个人围在茶台前闲聊。先生则是一手拿烟,一手叉腰,凝神望着窗外,似乎在想什么。我叫了声高老师,他看了看我,“你是谁?”我说了情况。他高兴地握着我的手说:“来咱们先喝茶,边喝边说。”那天事情谈得顺利。出了门我想,这是个好打交道的老汉。
  自那以后,与先生多有联系。偶尔约酒约茶,偶尔问候一下。2019年初夏,散文学会设立了一个金桥读书坊。商量请谁来题写牌匾时,大家不约而同想到了先生,并让我前去洽谈。我有点为难,因为与上次请先生讲座不同,那次是有报酬的。这次呢,完全是“干指头蘸盐”,先生会给我这个面子吗?心里没底。
  我又给先生打了个电话,讲明了情况,也说了些过意不去的话。先生在电话里说,明儿下午你来,这没有什么,爱读书是好事情。他告诉了他的新工作室位置,也就是现在的这个地方。
  那天我头次见到了“高看一眼”。当时没理解,只觉得与高老师的姓氏联在一起蛮有意思的。那天,我完成了任务,还有意外惊喜。先生指着墙边一幅装裱好的作品说,那个也送给你,原是给别人预备的,你先拿走。我一看顿时不知说什么好。那是一幅六尺的条幅,写的是苏东坡的两句词: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的词是我喜欢的,先生的书法亦是我喜欢的。回去的路上我心里说,真是个厚道的老汉。
  “你喝茶。”先生指着茶杯。我从回味中缓过神,与先生聊了起来。我说明了来意。他说,孩子的事情需要帮忙义不容辞,写几个字不算什么。他掏出手机翻看了一会儿,又把手机递给我,说你记一下电话,如果需要可以打这个人的手机,就说我是娃他伯伯。
  那天我得了先生最新出版的一本签名书《丝绸之路千问千答》,孩子的要求也满足了。末了,先生说,我再给孩子写幅字,你代我送给她。说话间,先生再次提笔挥毫。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等落款题完,先生抬起头说,这是洛阳龙门石窟第一名联,用来祝福孩子做的事情恰如其分。我不禁暗暗叫绝,先生真是好记性。我心里默语,真是个受人敬重的老汉。
  与人交往中,我极少用“敬重”一语。凡用,必才高八斗,义薄云天。先生当在此列。先生为人,焉能不高看一眼!

编辑:高思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