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洛南县灵口镇:有效预警抗洪灾 灾后重建进度快

发布时间:   作者:徐省 杨开让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徐省  杨开让)陕西洛南县是河洛文化洛河的发源地,这条养育了洛南46万群众的母亲河,7月22至23日短时间内突降暴雨,致使洛河上游两个水库出现超警戒水位,水库泄洪夹杂着暴雨,使洛河瞬时形成洪峰,流量达每秒3300立方米,创历史记录以来最大洪峰。

       在暴雨和洪峰的袭击下,地处洛河下游的灵口镇被冲毁河堤13.17公里、道路14.7公里,便民桥5座,饮水工程22处13.5公里,电力线路52公里,水淹农田作物148.7公顷,水淹农户420户,直接经济损失9440万元。全镇8个村电力、电讯中断,洛灵路、灵戴路交通中断,洛河沿线灾情严重。新一届镇党委政府面对困难不等不靠,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灾救灾运动。

      “汛情紧急,坚决把低洼地带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这是汛情到来之前县防汛指挥部向基层下达的预警指令。接到指令后,镇党委政府即刻召开会议传达指令,由科级领导牵头,全体镇村干部参与,按照撤离预案分片深入洛河沿线8个村撤离区域,逐户上门动员迅速撤向安全地带。镇政府公务车、干部私家车和客运班车成了转移群众的交通工具。至7月23日11时,洪峰呼啸而来,侵蚀着沿河群众的房屋。危急时刻,镇防汛指挥部向全体参与干部发出指令,再次对低洼地带群众撤离情况检查,确保不漏一人,立即对沿河道路、桥梁实施封闭,严禁通行。镇长赵亚斌同志身先士卒,深入焦村后砭组查看群众撤离情况,动员最后一户家庭患病村民从二层后窗撤离。待村民全部撤离后,来时的道路已被洪水淹没无法通行。据统计,本次洪灾共撤离943户3100人,设置安置点14个。由于预警撤离及时,处置科学有效,洪峰未造成群众伤亡,最大限度保障了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尽快开展灾后重建,保障受灾户正常生活,这是镇党委政府灾后重建原则。灾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立即动员,分成6个片区,组织干部群众深入村组农户开展查灾工作,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灾情,为救灾工作提供依据。镇党委政府结合灾情实际制定重建实施方案,坚持以民为本、民生为先,科学安排原则,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倡导支部“1+1”结对援建,推动灾后重建工作取得实效。至目前,辖区洛灵路、灵戴路14公里水毁道路已实现贯通,22处安全饮水水毁工程已修复,实现正常供水。420户过水农户房屋家中、庭院淤泥在镇村党员干部协助下已清理结束,开展了三次防疫消杀,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督促214户因灾房屋受损房屋进行修复,确保农户住房安全。开展灾后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动员党员干部、保洁员对水毁路面开展清扫,对河道杂物进行清理,对农户杂物进行整理。积极动员群众对水毁农作物开展清理,复垦,种植蔬菜等,实现以秋补夏,减少农户损失。对水毁基础设施分类登记,编制项目,上报县有关部门争取资金,确保水毁工程尽快修复。结合本次群众撤离实践,完善修订预案,进一步落实“人盯人”撤离网格化责任落实,确保汛期群众安全度汛。  

       灵口的灾情,引起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县委县政府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调拨大量应急食品和饮用水、救灾帐篷等安置物资。县巨阳建筑公司第一时间调拨挖掘机2台、铲车1辆到灵口义务抢修水毁道路,加快了水毁道路修复贯通,确保了救灾物资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先后有宝鸡眉县横渠镇、渭南澄城县司法局等领导干部动员组织辖区企业送来救灾物资。洛南县20家企业和个人先后为灵口送来救灾物资。大量救灾物资的有序发放,保障了受灾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消除了群众因财产损失产生的怨气,激发了群众抗灾自救的积极性,为灾后重建工作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  

 

编辑:高思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