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养俊
读书是李健的副业。他每天除了工作就是读书。平时也爱和我们这些“作家”读书人相处。在一个作品分享会上,我听了他对这位作家新书的点评,才发现他在读书上下的功夫比别人深多了,并且鉴赏水平很强。就拿我的小说《浐河岸边》来说,李健不仅给我写了两个长篇书评,还把这些文字装帧成册,郑重地交给了我。这让我感到了他对书本和读书人的格外尊重。
李健以前比较喜欢读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特别喜欢看国学书,老庄孔孟,儒释道,他都读。他读书善于总结运用,学了国学,他便给自己公司开了一门叫《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课程,亲自给员工讲儒释道哲学思想在现代管理及生活中的应用。李健的课件广受好评,很多合作企业纷纷邀请他去办讲座。
李健常说:我不是文人,也不是文学圈里的人,但对文人很尊重,特别是对好作品常常爱不释手。他喜欢结交他崇拜的作家和评论家,与高人同行。近期,他又迷上了文学作品,有一次他在网上看中一本散文集,可是跑了几家书店也没买到,他就跑到旧书摊去淘,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有一作者签名书被他购到,李健如获至宝,一口气读到大半夜才合眼休息。这样的故事,在他身上多次发生。
一日,我去鄠邑区找作家f,约他和李战民先生一同前往。f是位地道的农民,痴迷文学艺术,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写下了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我们为他艰苦创作的精神所感动,都想为这位农民作家做点什么。一拍即合,就是缺少资金。李战民是“打工族”,我是位业余作者,有想法却没办法。李健当即表示愿意出资搞一个作品讨论会。返回的路上,我们三个一商量,马上就有了方案。从邀请会议代表、选择会场、会议议程、主要发言人的选定,逐项落实,并进行了分工。由于大家积极努力、各方鼎力配合,活动如期举行,收到了良好效果。
不久前,青年作家金步摇的长篇小说《寇准》和《永葆真心》同时出版发行,因为寇准是李健家乡的贤人,他第一时间写了三千字的书评,发表在《西北信息报》上。为了写这篇书评,他把作者三十多万字的小说读了五遍。并且,还跑前跑后,协助六艺工坊和金步摇进行新书推荐及《寇准》分享会的筹备工作。李健的文章和他的热心之举,使我对这位儒商有了新的认识。
别看李健这样慷慨,可他对自己却很节俭,身为公司老总,他衣着普通,常穿运动衣裤,加上身板挺直,别人常以为他是运动员。李健从不摆谱,我见他吃饭,有时面条,有时炒米饭,简简单单。偶尔朋友们聚餐,李健是头一个叮嘱吃不完打包的人,我欣赏他这样朴素的作风。
李健最初是一家大型军工企业的生产管理室主任,后丢掉铁饭碗,离开了企业,应聘到新城科技产业园。这个岗位非常锻炼人,把他的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都刷新了一遍。1998年,李健再次转型,下海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有幸认识李健并结为文友,我甚感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