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 洋县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大胆探索出“3332”工作法,即三收集全面掌握群众意愿、三研判确定实事清单、三明确落实实事责任措施、两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通过总结推广此法,有效地推进了全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提高了党史学习教育质量,提升了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收集”全面掌握群众意愿
一是走村入户收集。为全面掌握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4月份,洋县利用脱贫攻坚“回头望”的时机,组织帮扶干部对全县所有农户进行了全覆盖式大走访。重点对脱贫户及高风险返贫户进行了深入走访,收集了群众亟待解决的难题。二是利用调查问卷收集。在镇村(社区)、广场等人多密集的场所,聚焦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利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征集意见建议。三是运用网络渠道收集。充分利用各村、镇办、部门的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收集整理问题清单,确保全面准确掌握群众意愿。目前累计收集各类清单1.2万件。
“三研判”确定实事清单
一是干部研判。帮扶干部、驻村干部等党员干部认真研判自己收集情况,分清哪些是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大事,哪些是不合理的诉求,需要作解释说明,哪些需上报镇办或部门。二是镇和部门级研判。各镇办、部门要对征集的清单进行研判把关。三是县级研判。县上召集发改、农业、水利等和民生密切相关的部门单位召开研判会,紧盯群众急难愁盼这个关键要求,剔除了正常业务范围内的一般性事务,让办实事更有“含金量”。4月至5月底,洋县召开两次县级层面的研判会,确定县级清单39项。清截止目前,县级层面实践活动项目已完成17项。部门、镇办实践活动项目已完成256项。
“三明确”落实责任措施
一是明确责任。根据业务范围及各自职能,明确落实实事的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如农田灌溉难题涉及项目建设,就交由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实施,如果是需要加强管理维护,则交由镇村协调制定办法解决。二是明确落实措施及要求。根据群众需求,现场研判,明确解决的具体办法,务求彻底有实效。在实施项目前,邀请受益群众明确具体细节,确保项目更加贴合群众需求。三是明确办理时限。限定办结时间,提高办事成效,避免实事办结迟缓,影响群众满意度。今年4月,水利局收集到纸坊街道办刘家沟水库灌渠不通,立即安排引管局在5月初修通了200米水渠,接通库水,确保群众按时完成了300多亩的夏插。
“两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一是公示实事清单。在确定实事清单后,及时在镇村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的同时也能赢得群众的积极配合,加速工作进展。二是办结后公示,组织群众代表观摩,接受广大群众监督,防止实事“偷工减料”或者“缩水”打折扣。同时,洋县还通过实地验收、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掌握群众满意度,以此作为各镇办、部门在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成效量化排名依据,全力提升了全县办实事成效,切实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目前对县级清单已经办结的5件实事在“洋县发布”“洋县先锋”进行公示,当天浏览信息过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