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味 故乡情》是作家厚夫2021年在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散文随笔集。这本散文集主要分编为两辑。第一辑是“陕北,我热恋的故乡”;第二辑是“乡村记忆”。在第一辑中,作者以《徜徉在陕北文化河流中》起篇,对陕北特有的民间艺术作了具体介绍:如高亢奔放的、自由活泼的“信天游”,陕北特有的民间说唱艺术“陕北说书”,代表性民居建筑陕北窑洞,因地区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特点的广场舞蹈艺术——陕北鼓艺、剪纸、面花、农民画、皮影、布堆画……作者在讲述这些炫目多彩的民间艺术时,可谓如数家珍,细致生动地呈现出这些民间艺术宝藏。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文化,“信天游”“陕北说书”等这些独有的民间艺术正是陕北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厚夫在介绍完故乡陕北的民间艺术文化后,接着又向读者讲起了陕北文化名人的动人故事,与黄土地同在的作家路遥、在延川县插队的知青史铁生、交往不甚密切却无私支持自己创建“路遥文学馆”的陈忠实以及传记作品《路遥传》的编辑刘茵老师等。厚夫用文字将这些文艺名家的故事记录了下来,让我们了解到一个个更为完整的文艺家形象。他们在文学创作上辛勤耕耘、呕心沥血,创作之外又热心于提携文学后辈。当然,我们在字里行间更是体会到厚夫对这些文艺名家的深深敬意和感念之情。
厚夫在《陕北味 故乡情》的第一辑中将独特迷人的陕北风景描绘出来。青翠欲滴的蟒头山、屹立千年的子长石宫寺、宏伟壮观的榆林青云山寺、天然氧吧黄陵国家森林公园以及石油工人坚守着的凤凰山等,我们伏在书案前,跟随厚夫探访陕北的名山大川,身心也早已沉醉在山水之间。除了这些人文景观外,厚夫还为我们描画出陕北的自然之美,在他的眼中,冬季漫天的飞雪是婀娜多姿的女神,淅淅沥沥的夜雨声宛若一首缠绵的小提琴曲,三月的风是狰狞肆虐的强盗,这些极普通平凡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顿时熠熠生辉起来。
厚夫在《陕北味 故乡情》第二辑中讲述了关于自己成长的乡村记忆,可谓回不去的金色时光。作者在这一部分重点回忆家乡延川县,包括家乡的趣事、家乡的亲人、家乡的味道和河流。记人记事之外,厚夫还向读者介绍了家乡延川的特有“味道”,例如那一碗普通却牵动着味蕾的“延川泼汤面”、延川名特产“狗头枣”……作者并不是一味单纯地去介绍这些家乡的美味,而是将笔触延伸至家乡延川县的人文历史和发展现状,更深入地去感受家乡。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的生活起居皆离不开水,厚夫在第二辑“乡村记忆”中就写了故乡的河流。厚夫把家乡的山喻为出尽力的老人,把家乡的小河喻为生动活泼、会唱信天游的“灵转”。在他笔下,这一条条清澈的河流,是纯洁水灵的山里女子,是淳朴可亲的家乡人。
尽管作者已寓居城市多年,但不难看出,其内心始终是向往乡村的。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从而摆脱“乡下人”的焦黑印记后,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根、自己的本,他的根和本就是乡村呵!他在《关于城市与乡村的问答》中这样写道:“你说你对城市很失望,它的妖冶让人感到恐怖,在这里嗅不到乡村的气息,譬如萝卜,譬如小麦。你说永远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虽然你每天都像蝉一样蜕着思想的皮。”作者虽然身处城市,却无法与城市的繁华与喧嚣相融,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在想念着家乡,故乡的云、故乡的雨、故乡的心上人一一在敲打着他温热的心田。
以诗意之心写诗意之文,厚夫的散文作品有着一个十分显著的艺术特色就是追求诗意。散文诗化的艺术追求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例如,宋代学者陈善在《扪虱新话》中就谈道:“文中要自有诗,诗中要自有文。”宋代文学家的散文中,也往往飘逸着诗意,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东坡《赤壁赋》等,这些千古名文虽然表达的主旨不同,却都同样地彰显着诗意的浪漫。宋代诗化散文的艺术追求也影响到了明代散文家张岱、袁弘道、归有光等众多文学家。到了现代,最具散文诗化特征的应该是十七年时期散文作家杨朔,杨朔在《<海市>小序》曾说:“我素来喜欢读散文,常觉得,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于是我也学着写散文。学着运用这种形式来描写人民的斗争,劳动,以及人民的思想感情。”厚夫在散文创作时也表现出了诗意散文的艺术追求,他叩访名山大川沉醉于大自然之间,在冬季、在高原之上期盼心心念念的雪精灵,在雨夜听雨思考宇宙和历史,唯有一颗诗意敏感的心才能看到极平凡之美,才能写出诗意盎然之文。
如果用一种植物来形容厚夫其人其文,我想一定是向日葵,明亮温暖的黄色花瓣,永远追求着灿烂的日光。他的心地纯粹如赤子,总是能发现平淡生活中美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