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延安市经济总量达到1601亿元

发布时间:   作者:李济朴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济朴)7月13日,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中共延安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严汉平出席并介绍“弘扬延安精神、矢志追赶超越,让老区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有关情况。

会上,严汉平介绍,延安市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初的3.4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60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5年的519元增长到2020年的36577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3元增长到12845元;森林覆盖率由退耕还林前的33.5%提高到53.1%,植被覆盖度由46%提高到81.3%。

延安市充分发挥能源、特色农产品、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目前,延安综合能源基地基本建成,2020年煤炭产量5253万吨、原油1489万吨、原油加工912万吨、发电81亿千瓦时、天然气65亿立方米、LNG135万吨、卷烟30万箱;“3+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备,粮食产量稳定在70万吨以上,苹果面积达400万亩、产量370万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延安革命纪念地、黄帝陵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十三五”期间来延安游客达2.5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500亿元。

同时,延安市坚持创新驱动,建成7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引进培育新经济企业1125家,三达膜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安塞撤县设区,子长撤县设市,17个镇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镇,城镇化率达64.5%,较2000年提高35.5个百分点,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高速公路达11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近600公里,南泥湾机场省会城市通航率达75%,黄河引水和陕北至关中750千伏第二通道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陕北至武汉电力外送通道开工建设,发展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9.7%,2000年、2011年分别跨越百亿元、千亿元大关,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人均财力稳居全省前列。

2020年,延安市场主体达20.8万户、在库“五上”企业1579户,非公经济占GDP比重29%,较2010年提高11.9个百分点。51户市属国企重组整合为16家集团公司,国企资产总额突破1000亿元。1797个村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受到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通报表彰;国有林场、城管执法体制、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财税金融、生态保护等改革快速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受到国务院表彰;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陕西自贸区延安协同创新区、新区B型保税物流中心稳步推进,高新区公用型保税仓建成,引进43家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升。

1999年以来延安市累计退耕还林1077万亩,治沟造地55.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3万平方公里,入黄泥沙由退耕还林前每年的2.58亿吨下降到0.31亿吨、降幅88.4%,三北防护林工程成为全国生态保护修复示范样板,助力我省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多公里。2020年延安河流断面优良比例达83%,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9天。

以延安精神向贫困宣战,统筹推进“八个一批”工程,实现村村过硬、户户过硬、全面过硬。延长、延川、宜川3个国定贫困县全部摘帽,6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7.62万户20.5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延安市委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延安被确定为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

“十三五”期间延安民生支出1607亿元,城镇新增就业8.28万人,实施棚户区改造11.3万套,开工老旧小区改造488个,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80所,增加学位9.1万个。

此外,延安市充分发挥延安“大学校”“大熔炉”作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十三五”期间红色教育培训达80万人。


编辑: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