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惠刘艳)7月2日,榆林市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第六场新闻发布会,榆林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民政局介绍了实践情况。
据榆林市卫健委二级调研员高晓燕介绍,为保障疫苗接种顺利进行,投入大量人力,参与接种工作人员达1万多人,加班加点加快疫苗接种,共建成固定接种点257个、临时接种点19个、接种台682个,全市日接种能力可达15万剂次,完成两剂次全程接种64.18万人,逐步建立人群疫苗屏障。加快重大疾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启动公共卫生中心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完成12个县级医院传染病区及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建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37个,其中城市核酸检测基地1个、大规模核酸检测实验室23个,实现了市县疾控中心和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全覆盖。截至6月底,榆林市共建设健康机关534个、健康社区106个、健康村庄910个、健康学校384个、健康企业142个、健康医院143个、健康军营8个、健康家庭86397个。
同时,榆林市卫健委不断加快构建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针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偏弱的现状,市级医院与县级及以下医院建立医联体,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西安市红会医院、交大口腔医院、陕西省肿瘤医院、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建立专科联盟,邀请省级专家来榆定期坐诊、查房、传带,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省级优质医疗服务,并大力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医治未病,开展过敏性鼻炎中医药防治工作;推进二级以上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业务,持续优化预约诊疗、网上挂号、诊间付费等便民措施,对危重患者开辟先救治后付费诊疗模式,使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就医改善就医环境。
榆林市医保局副局长张玲介绍,该局始终保持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的高压态势,出台打击欺诈骗保工作方案和“两类机构”治理清单,通过组织专项行动、飞行检查等方式,在全市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工作。2020年度全市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活动以来,共检查医药机构3024家,覆盖率达100%。共处理违规定点医疗机构233家,其中暂停医保服务协议8家;处理违规定点药店117家,其中暂停医保服务协议69家,解除医保服务协议2家。累计追回医保基金7722.51万元。率先在全省成立基金安全监管专门机构“榆林市医疗保障基金安全防控中心”,建成运行全省首家定点药店反欺诈监管平台。
榆林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春耕介绍,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民政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报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将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4310元提高至5000元,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636元提高至740元。同时,将低保资金由按季发放改为按月发放,更及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上半年共支出困难群众救助资金6.1亿元,救助困难群众23.6万人次。结合党史教育学习要求,对全市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普遍进行了走访慰问,了解具体困难和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共走访慰问困难群众5万多人,支出资金194.8万元,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个案问题104个。积极推进“关爱老人、享受美好生活”行动。投资760万元建设3个城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投资461万元建设32家农村互助幸福院、投资130万元建设榆阳区金沙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满足中心城区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