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星辰之墨,肇始一场虚无而伟大的辩论。主客之间,
或七月的炙烤,焕然了一个国度的律动和绽放。
我述之:七月的春秋戍,激荡一个世纪的帛书和霓裳,
自敦煌而至盛唐的遐思,
由南湖而至江南的感怀。命运的褶皱之上,
请告诉我,什么是历史的必然抉择?
什么是逾越了二十四史的撰述,而又融入
巨大江河的风帆?
我补记:一叶红船,在荷花或烟雨楼的
簇拥下,呼应沪上,呼应华夏九州,
呼应《共产党宣言》的翻译或诵读。
虚构或纪实的舞台之后,话外音溯及
鸦片战争以来的喧嚣或悲痛,硝烟或苦难
的多重修辞,
嵌入辽阔的故国,我借喻李后主的感伤,
借喻“亡国恨”的赘述,抵达镰刀和斧头,
抵达一叶即将奔赴浩瀚和考场的船舶。
二
请追踪一种细腻或磅礴的信念,花非花,果非果,
繁茂或执着的耕耘,蕴藉了
比草木更加纯粹的印证,日月歌咏,万物低吟,
百鸟或凤凰,佐证了一卷绚烂或另一种意义的《逍遥游》。
词语的哲学,印刻尘世或仙境,隐喻艰难或铺陈,
共产主义小组的滥觞,汇聚或提炼,
锻造了布尔什维克的钢铁之韵。十月革命或列宁的
灯盏,覆照了地球另一侧的眺望或迷惘。我索引
古典主义或现代主义的辞典,在一尊尊尊崇的神像前,
省悟辽阔和慈悲。《国际歌》的扉页上,
众神即为芸芸,在博弈的谱系上,培植希冀和福祉。
三
好的,请继续时间之上的谈话。此时,八角楼上的
油灯闪烁,泛黄的书卷,或清澈的宣纸,
倒映“星星之火”的追问。军民之道,社稷之术,
蓬勃江右大地。南昌暴动的叙事美学,悖论或引擎了
《滕王阁序》的风华。井冈山上的翠竹和杜鹃,
以生命的本真,互文中国革命的蕴藏和力量。
我编纂或篆书红色的《离骚》,“漫漫”之路,蹉跎了夹金山或赤水的煎熬,
突围的律令,挪动了一个个棋子,整饬或矗立了
延河之侧的窑洞司令部。无须多言的峥嵘和圣洁,
晕染了彼时“多娇”的江山。剧情推进,胜利回环,
人民解放军的旗帜,在南京总统府的顶楼飘扬。
四
谁敕造了一枚臻美的印章?谁赋言了崭新的家园?“赶考”的譬喻,对照李自成,
对照正史和野史的描述,一盏形而上的灯,
以水墨或象征的韵致,覆照天安门前的守望和笃定。
我反复练习速写或皴法,简洁或繁复的
技法,充盈了“三线建设”,或与之相关的物象典章,
石油琴瑟,车轮表达,原子弹和氢弹的演绎,
高亢了一个政权和一个政党的气场和雕像。
我试着勾勒或着色更加辽阔的版图上,欣喜的面庞,
坚毅的背影,荒芜或贫瘠的锻造路径,延展了新疆或西藏的
喟叹。屯田的羽翼或乐府,簇新了泥土和芬芳,
丰硕的秋日,晚风拂过,民歌传颂,爱和美的斑斓,
微缩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雕饰和劳作。
五
大海之墨,凝筑一则春天的寓言,
圆弧的刻度,引擎了“改革开放”的鲲鹏,
我逮之,一封儒雅的信札上,伤疤或忧患徐徐褪去,
葆藏的蓝图,舒展了飞天霓裳的气韵。
词语顺遂,乡愁浓稠,仲夏夜,我复归
旧日的庭院,撰述高原夏菜本纪,新农村列传以及串联的风物,蓬勃的缔造,
指认高耸的楼阁、繁华的简牍,“中国梦”的九鼎,
风暴催之而不倒,奢靡腐之而未蚀,
砥砺的篇章,层叠了远去的沉寂。
我诉之,何以谈?一枚枚党徽的演绎,解构或磅礴了
九千万双眼眸的管窥。我叹之,以何画?
一支支无形或巨大的椽笔,记录“一万年太久”的感怀,
铭刻“只争朝夕”的豪情,平仄飞旋,
韵脚降落,一隅题款,盎然了自我的“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