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王铎) 6月16日至18日,陕西省委党校市厅级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修班全体学员赴渭南开展廉政文化“一轴四点”现场教学活动,学校一级巡视员安锐带队。学员们先后来到富平、蒲城、韩城、华州等地,通过参观、现场教学等活动,接受党性教育和廉政教育,滋养为政之德,汲取奋进力量。
“一轴四点”工程是渭南市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创新打造的新阵地,它以渭南廉政文化主题展馆、临渭区寇准廉政教育点和华州区渭华起义纪念馆为载体的渭南中心城区为轴,以杨震廉政教育基地为载体的潼关,司马迁祠、党家村、状元府为载体的韩城,王鼎、林则徐纪念馆为载体的蒲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载体的富平等四县(市、区)为点,深入挖掘本地优秀革命文化与历史文化中蕴含的廉洁因子,充分反映廉与贪、公与私、苦与乐、俭与奢等内容,成为广大党员干部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增强廉洁意识的重要平台、品鉴廉洁文化的重要阵地。
在富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员们参观了习仲勋陵园、故居、纪念馆,聆听了《共产党人的家风典范习仲勋》专题党课,学习了习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他一生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严格要求子女艰苦朴素、决不搞特殊化的家风家训,尤其是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国事为重的教诲,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蒲城是清代名相王鼎和近代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家乡。学员们集体观看了《将相故里·廉脉千秋》廉政教育片,先后来到王鼎纪念馆、林则徐纪念馆,深刻感悟“国之重臣”王鼎“无私无畏、两袖清风”的风骨气节,体悟民族英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用心领悟杨虎城将军“不忘初衷、以身殉救国之志”的爱国深情。
在韩城市司马迁祠,一部《大河奔流,风追司马》的廉洁教育宣传片,让大家在解读韩城历史、学习《史记》文化的深厚底蕴中自觉形成“不想腐”“不能腐”的文化认同。廉政教育专题展馆里,一个个鲜活的《史记》廉政故事,以及史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价值观令人折服;在党家村廉政教育基地,除了保存完整的古村寨,更亮眼的便是“家风园”所展示的党家村深厚的家训家规文化。特别是听了文化学者贾雪芹的专题讲座,学员们为德行天下的党家村仁礼诚信、慎独自警的家族故事所感染;在状元府,大家观看了情景剧《对决·嘉庆三年》实景演出,参观了廉政展室,感受到王杰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
华州区渭华起义纪念馆的廉政展厅,全方位展示了渭华起义革命过程中的廉洁故事,既弘扬了“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的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红色革命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提高廉洁自律意识。
在渭南廉政文化主题展馆,渭南市委党校教师程佳以《兴廉政之风、养浩然正气》为题对廉政文化做了系统阐释,结合白居易等先贤的感人事迹,启发党员领导干部要清廉、谨慎、勤勉,真正做一个为民务实的好干部。学员们依次参观了“秦东廉事”“家风家训”“时代新风”三个主题展区,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廉政文化的魅力,鉴古知今,学史明智,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家国情怀,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渭南将深厚的廉政文化与历史文化、革命文化紧密结合。通过这次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古代清官廉事,也深刻明白了‘成由清廉败由贪’的道理。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和道德滋养,不断强化遵规守纪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做一名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学员屈健说。
“无论是往圣先贤的廉政故事,还是孕育古代廉吏的家风家训,抑或是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扎实举措与辉煌成就,都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廉政教育课。”学员李建竹说,“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见贤思齐,自省自警,用廉洁文化滋养初心、净化灵魂,牢树廉洁意识,强化自律观念,锤炼工作作风,为谱写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三天的学习中,学员们净化心灵、感悟初心、明确方向,纷纷表示要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以昂扬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廉洁的作风,履好职、尽好责,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