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情怀 ——张振学艺术创作鉴赏

发布时间:   作者:阿莹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张振学 中国画《生生不息》 129cm×148cm 纸本设色

张振学 中国画《相依图》 纸本设色

○ 阿莹

在长安画坛,张振学就像是一个隐者。

他虽说没有归隐于秦岭脚下,每日与山水对话,以寻求心灵的宁静,反倒是躲在曲江池畔的一个角落,冷冷地观望着匆匆过客,微微一笑便把人世的沧桑与悲悯述诸笔端了,一幅画一意境,一张图一空灵,岁月留痕在他的笔下滔滔不绝,正应了那句大隐于市的古训。

但长安人知道张振学乃是一位卓有建树的画家,尤其在新城大院忙碌的人们都对他肃然起敬,这倒不是画家喜欢在仕人中周旋,而是大院里那幢承载着“西安事变”浓烈风华的黄楼悬挂着一张巨幅画作《延安颂》。那幅大作以流畅清新的笔墨,将圣地延安的古貌新风概括出来,巍巍宝塔统领着黄土高坡,也观照着川流的延河,十三年的历史与五千年的沧桑在这里交汇涌荡,直把人们的虔诚与欣慰表达得若隐若现,所以大家每次进入大厅公务,都忍不住会朝那晨曦中的宝塔山投以注目礼,于是人们记住了巨作的落款:张振学。

但这个姓张的画家却绝少参加公开亮相的活动,如果不是东关有幢大楼外边挂出过他的头像,人们恐怕都以为他像印象中的艺术家一样,浓密的长发下有对不食人间烟火的眼睛。后来我知道当初这幅画作是挂在人民大会堂陕西厅的,重新装修时很多画作都堆进了仓库,唯独这幅作品强大的气场驱使人不敢妄为,重又搬回西安挂到了黄楼里。但我翻阅了画家这些年出版的各种画册,却始终不见那幅给他带来声誉的巨幅形象。

于是我就这个问题与画家做了交流,没想到张振学对那幅巨作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那幅作品,大则大矣,却不是他追求的风格,乃是一个命题作业,有很多想法无法在作品中呈现,所以他没有收入画册,以免让外界对他的创作产生误解。

听他振振有词的样子,我多少有些怀疑,但我忽然发现画室里正挂有一幅刚刚完成的山水图,这是一幅摹拟唐朝丞相韩休墓的壁画。我知道,当初发现韩休墓的过程一波三折,我当时去看过后,还做了一番考证,发现这韩休乃是镇国之宝《五牛图》的作者韩滉的父亲,不知壁画上可有儿子孝敬的笔意,众多专家们轮番论证却是没有结论。而且我认为这幅山水图应是没有争议的唐代画卷,所以山水画到宋代才成为中国画独立门类的观点可以休矣。如今五六年过去了,这个观点看来深入人心了,我看着上面的题款心里多少有些得意,但画家后来对美术创作的表述多少也让我感到惊诧。

首先是张振学的自信让人感动。画家认为美术创作是需要放松心情进行的事业,今天的画价高低不是艺术优劣的分野,今天的门庭冷落也不是创作低迷的象征,作品层次的真正呈现,要到五十年以后才能见出分晓。我想到有位哲人曾说过,距离产生美。在多维空间,时间就是纵向的距离,有了一定的距离,当然可以更少纷扰地去发现作品的价值了。

其次是张振学对艺术的挚爱让人感动。画家现在马上要到耄耋之年了,每天读书、养石、绘画,可谓享尽天伦之乐了,但他始终在探求自由的创作空间,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笔墨语言。早年他曾在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画展序言中写道:“我不能像一个哑巴,自己在那里手舞足蹈,别人却不知你想表现什么,必须将人性的光芒照耀到创作本体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又是一个咿咿呀呀的精神洁癖者。”

当我们了解了张振学的这些思考,走进画家用了五十年时间创造的山水田园,就不至于懵懵懂懂不知所云了。显然,这是一个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的艺术天地,有精神追求的人可以在这里收获或多或少的共鸣。

一是张振学的创作充满了浓烈的情怀。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并不新鲜的话题,中国画自古就讲究拟人化的表达,近代八大山人的花鸟就是鲜明的例子,长安画派的旗手赵望云、石鲁对如何描绘山水也要求充满感情去下笔,而张振学的美术创作,则饱含着人性意义上的质朴情怀。

那幅成名作《生生不息》,是画家去黄河边采风回来的创作,一出手便赢来了满堂喝彩,很快就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今年又从数以数万计的作品中抽出来参加了一个展览。我以为这幅作品与画家后来创作的《河床》表达的是一个主题。前者表现的滔滔黄河,犹如凝结成板块簇拥向前,且将中华民族的风格彩绘到尺幅上,令人对我们民族的自强不息心存敬意。而后者是在貌似荒芜的山峁间,引出一条涓涓细流,那轻盈的流水蜿蜒灵动,携带着生命,也携带着永恒的力量,最终在河床尽头汇入波涛,展示着弱小却坚挺的力量。驻立画前,不由得使人对生命产生敬意,水流由小而大的过程,就是生命不朽的赞歌,尽管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大自然的生命却是永恒的。

那幅《相依图》,描绘了一支长长的驼队,在茫茫的沙海中踽踽前行,驼队首尾的人物,揭示了这只驼队是负有使命的,而这个使命就是给沙漠深处的生命送去希望。尽管尺幅画面极目远眺,也只有起起伏伏的沙丘,而那几乎是生命的禁区了,一匹匹骆驼首尾相接,深一脚浅一脚行进在沙砾上,没有迟疑,没有彷徨,只有向着终极的目标进发。这里表述的是一种博大的情怀,这种情怀透过浩瀚的沙漠肌理渗透出来,又通过驼队的跋涉形象化了,这其实比画家题跋所表述的意趣更为深沉。

那幅《半山灯火》,可谓饱含了画家深深的人性情怀,夜色已经降临了,天空中最后一抹晚霞正在悄然褪去,但沟壑间一排排窑洞露出了霞光一样的亮色,我们没有看到一个人影,却被那富有生命的灯光所感动。可想那幽幽灯光下,必是夫妻在忙碌粗茶淡饭,必是父子在交流日间的劳作,必是母亲在给襁褓中的孩儿喂奶,必是学生在埋头温习功课……总之,读者可以放开畅想,可以自由放松地去品味。而这种人性情怀,在张振学的笔下比比皆是,让我们在阅读中不断地可以感受到心灵的震颤。二是张振学的创作表述的是独特的认识。凡是艺术家都想在自己的作品中个性化地表达对事物的感知,从而能够塑造饱满的典型形象,这当然是一种大美了,张振学显然在这方面有着强烈的追求。

我注意到画家在自己大红袍画册的首页,一反以往的惯例,选择了一幅大河激流图,汹涌的河水越过山湾气势磅礴地向下冲去,而大河之上有一只逆流而上的木筏。看那河水汹涌而来,就知那木筏是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前进一点点的,而且大家必须团结一致,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松懈,否则不但木筏会倒退,人也会被冲得东倒西歪。显然,这幅作品表现了画家对自己人生历程和艺术道路状态的清醒认识,进则难矣,不进则退矣,画家又有些伤感地题款:“毕竟东流去”,欣欣主题跃然纸上了。所以,我以为这幅作品几乎就是张振学的艺术宣言,阅读画作不会浮想联翩,只有深深的感叹!

我发现张振学近期出版了三卷本的《习作欣赏》,本以为都是画家老来的情趣逸品,翻开却大吃一惊,尤其是第一册,将他去欧洲看到的一幅幅闻名遐迩的美术作品,用中国画的笔墨表现出来,有高更的《黄金身体》,有马奈的《女神的酒吧》,有塞尚的《浴女》,有毕加索的《人生》,还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我知道张振学是一个山水画家,如今竟然用笔墨描绘了一张张人物画作,可谓别出心裁矣。

这些画作开始阅读似乎会惹人发笑,而读着读着就会有崇高涌上来了。画家其实根本没想着去临摹什么,而是在琢磨油画大师们的神韵,所以张振学笔下这厚厚一摞“习作”,非顽皮也,实情趣也,非临摹也,实创作也,绝对会让人刮目相看的。我想画家如此下笔,是在寻找中西方绘画的通融之处,是企图用中国画的写意笔法,对西方写实艺术做一番精神诠释,而这种诠释正是画家对西方绘画的个性认识,大家应该为这种探索鼓掌。

显然是受这种探索的影响,张振学还画了厚厚一本人体写生,有的很拙,有的挺雅,有的表达意境,有的传递了心动。那幅《贴面膜的女人》,就用两个女人的裸体表现了彼此的坦诚,心心相印,不加掩饰。那幅《初吻》恰到好处,将青年男女的羞涩表现得生动而又自然。那幅《镜花水月》似表现了人性的敦厚与绵柔,望之便有亲切油然而生。而那幅《黄河依旧流》,画的是一个美女坐在河边心绪满怀,可能她对岁月的流逝多有无奈,也可能她对人生的追求发出了多多感叹。

我纳闷画家画了一辈子山水,何以到了晚年会钟情于人体艺术了呢?读到画册的自述我明白了,原来张振学认为“山水画原是人体美的彰显及精神风仪的派生类感”,大概他以为世间万物本有阴阳之分,能发现阴柔之美就能把握山水的真谛。我以为张振学的确是想另辟蹊径,在绞尽脑汁寻找自己的艺术突破了。

三是张振学在竭力寻找属于自己的笔墨语言。应该说所有的美术家都渴望创造个性化的笔墨,能在美术史上留下一抹亮色。张振学的笔墨应该是有些个性的,一方面他对色彩有自己的感觉,不是泛泛地摹拟自然的色调,而是一种浓烈的情绪表达。这种方式往往会落入俗套,但你阅读他的作品却不会感觉轻浮浅薄,而会感觉到协调自然。显然,画家找到了色彩之间诡秘的关系。比如那《依山傍水》,既不是自然景物的照相,也不是传统墨色的呈现,而是饱含了画家自己的感觉。一山一水,释放生命的印象,一树一石,表达自然的朴拙,这当然是画家对大自然仔细揣摩的可喜收获。

另一方面画家十分注重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结构协调,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到画面上。比如表现山水的温柔与灵透,笔墨就显得绚烂而活泼;表现荒漠的苍茫与深邃,笔墨就显得老辣而沉稳。这应是画家在琢磨笔墨精神时抒发的一种别开生面的美学追求,当会引起读者的心动了。

当然,可以感觉画家热切期望能够突破自己,能够摇身一变浪迹江湖的,且已进行了形形色色的探索,一旦成功就是衰年的靓丽了。然而,我同时感觉张振学这些年在远离了体制的约束后,主题创作大幅减少,这当然是一个遗憾,如果能始终注意创作主题意义的大作,画家的收获可能会更丰硕。

有时候回归也是螺旋式的飞跃。

2019年5月23日于新城




编辑:慕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