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惠刘艳 通讯员 王丹丹 吴浩宇)沿着242国道走进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美丽的乡村景致映入眼帘,一条条整洁的街道,一排排整齐葱郁的树木随风摇曳。不远处的文化广场,浓郁的树荫下老人们正在悠闲地聊天,整洁而宁静祥和的气息扑面而来。
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村民陈晓丽说:“这几年我们镇一直在搞人居环境整治,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放了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一个装干垃圾,一个装湿垃圾。邻里邻居乱倒垃圾的情况不见了,就连我家孩子在外面都会把用过的手纸、吃过的零食包装袋揣进兜里,遇到垃圾桶再扔进去。镇上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我们住在这里也越来越舒心。”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近年来,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胜之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入市场机制,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将全镇范围内主要公共区域的环卫保洁,交由第三方环卫公司管理运行,彻底解决环境卫生治理“谁来干”的问题。形成了社会化服务、标准化作业、智慧化管理、无害化处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全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明显提升。
陕西绿色地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鱼河项目部经理葛炳孝说:“2019年鱼河镇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将全镇范围内主要公共区域的环卫保洁,交由我们公司管理运行。我们负责集镇、行政村的卫生清扫工作,进行垃圾分类和转运。目前我们平均每天处理生活垃圾约40吨,资源化利用率达到40%,实现了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同时,该镇还实行垃圾分类前端智能化收集,在集镇人流密集处设置7个智能垃圾分类亭,通过扫描二维码或人脸识别,可实现实名分类投递、自动积分兑换,让每一袋垃圾可追溯、每一次分类有回馈,有效提升村民主动分类的积极性和投放的准确率,引导居民“会分类、愿分类、分到位”。
随着累计投资2580万元的集镇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成为本区首个实现自来水、天然气、集中供暖、垃圾收集、污水处理、卫生厕所 “六个全覆盖”的示范乡镇和首个实现“智慧管理”的乡镇。
建立人居环境长效机制以来,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和公共区域、背街小巷、房前屋后全域清洁,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正常有序;通过营造共治共享,动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群众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观显著增强,乡村形象品质焕然一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