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伟)5月17日,由镇巴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陕西网汉中频道承办的“走进世界天坑 探访民歌之乡 体验生态之美”为主题的2021媒体镇巴行旅游主题采风活动启动。3天时间里,由华商报、文化艺术报、三秦都市报和网络大V组成的采风团先后走进镇巴县城、苗族风情谷、青水镇、黎坝镇、草坝景区、渔渡风景区采风,深入感受镇巴的人文景观和文化魅力,考察镇巴县丰富且独特的旅游资源,助力全域旅游突破发展。
在绵延起伏的大巴山之间,在碧流激荡的泾洋河畔,坐落着著名的“红军之乡”“民歌之乡”“苗民之乡”——陕西汉中市镇巴县。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它饱尝了沧海桑田、历经了天翻地覆、传承了民族精神、创造了人类文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山碧水间。提到这,不得不说的就是有着"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民聚居地"之称的镇巴县青水镇,那里的居民热情好客,民风纯朴。喝"迎门酒"、跳"竹竿舞"、吃苗家饭,赏苗家景,这是每个人去青水镇必不可少的事。
镇巴是著名的民歌之乡。历史悠久,现存的4000余首民歌是数千年来镇巴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作积累的宝贵财富。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镇巴孕育出大批红歌,丰富了镇巴民歌的形式内容,也见证了我党辉煌的历史。
镇巴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民之乡。附有西北独有的苗家寨,以苗乡广场和特有的文化而得名。据了解,现有苗族同胞179户、769人,原来主要分布在距离镇巴县北部50公里以外、海拔1400米以上的青水乡和大槠、仁和等地,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苗民聚居地。
镇巴是一片红色的沃土,闪耀着神圣的革命光辉。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越秦岭、渡汉水、经西乡,在镇巴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和赤北县苏维埃政权。1935年初,红军离开镇巴,6000多名镇巴儿女参加红军进行长征。革命的火种曾在这里熊熊燃烧,那些屹立山间的丰碑、铭刻心间的群雕记录着那段红色岁月。这个已经载入史册的地方永远激励着镇巴儿女为了幸福自由、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位于三元镇巴山主脊的天坑群又是汉中天坑群最密集的区域,单体规模最大的圈子垭天坑、最美的心型天坑都在这里。同时镇巴天坑群的地理区位与亚洲最大的原始木竹林、高山草甸、原始森林等自然奇观交相呼应,与生物多样性交相呼应,与中国最北的苗乡文化、镇巴红色文化、许多民间文化传说故事等交相呼应,构成了独特的天然山水和厚重文化底蕴完美结合的画卷。
目前,镇巴旅游文化产品也备受青睐。山野菜、竹笋、木耳、香菇、核桃、板栗等土特产物丰质美;苗家刺绣、竹编等民间手工艺制品做工精细;镇巴腊肉风味独特;宣纸、秦巴雾毫名茶远销海外。
据了解,镇巴县渔渡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236公里西北生态旅游大环线全面贯通,草坝景区、黎坝“旅居小镇”、渔渡风景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青水镇朱家岭村等重要旅游资源实现串珠式链接,旅游交通网全面形成。随着西镇高速正式开通,镇巴旅游步入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