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健全“1+1+X”政策体系,加快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作者: 杨春建  来源: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

fa7e1f5e584fb7337075efc870318dc.jpg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春建)5月17日,汉中市政府举行惠企惠民政策新闻通气会,市财政局副局长张岗、市金融办副主任马科、市资信担保公司董事长陈小莉分别介绍、解读了近期出台的6项服务实体经济、加快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1+1+X”政策体系精神。

a710b0e96e111eb32751cc6815b7d76.jpg

据了解,汉中市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聚焦近年来金融政策体系不健全、金融业发展质量不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出台了6项金融业高质量发展“1+1+X”政策体系文件,即:第一个“1”是《关于加快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第二个“1”是《关于银行业机构支持汉中经济发展评价激励试行办法》,“X”分别是《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招引金融机构驻汉激励试行办法》《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关于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加快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各项发展。

《关于加快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是 “1+1+X”政策体系的总领性文件。其工作目标是:存贷比:2021年达到50%;2023年达到70%。金融业增加值:2021年达到100亿元,增长28.3%;2023年达到180亿元以上。企业直接融资:2021年达到40亿元;2023年达到60亿元。企业上市:2021年完成1家以上企业上市;到2023年完成5家以上企业上市(含新三板精选层挂牌)。贷款不良率:2021年不高于2%;2023年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从金融业改革、发展、创新、稳定4个方面提出了19项重点措施。

加快金融改革

构建多元金融业态,每年至少引入1-2家大型金融机构落户汉中。

加快地方金融改革。积极申报争取全省金融业改革试点;推动农信社改制为地方农商行;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内外股份制银行或农商行作为主发起人设立村镇银行;探索小贷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地方金融业建设;健全市级产权交易中心和产权交易市场;启动汉中茶叶现货交易交割中心、中药材现货交易交割中心建设;加快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在全市范围推广林农评级增信,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

壮大融资担保体系。加快发展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鼓励发展民营融资担保机构;建立乡村振兴担保基金;逐步构建起政策性与商业性、担保与再担保融合发展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各类基金。市财政每年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60%投入母基金;吸引央企、国企、银行、保险等资金和社会资本,设立创新创业、医药健康、制造业升级、信息科技、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各类产业发展子基金。

完善保险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治安保险面,增强保险的社会风控管理功能。到2023年末,保费收入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

培育引进金融信息处理、金融服务外包、金融资产管理等各类金融中介组织,完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建设金融业功能区。启动滨江新区金融商务区建设;争取2023年建成市金融大厦,各类金融机构入驻达到50家以上。

加快金融业发展

持续扩大信贷总量。计划2023年末,贷款余额增长1倍以上达到2240亿元,年均增长28%;新增贷款余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

不断加大直接融资。大力支持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计划平均每年上市1-2家、挂牌10家以上企业。

发挥保险资金优势。加大保险资金引入,参与支持我市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银行与保险机构的合作及业务创新,推进保险机构对企业融资增信和项目融资保险。

加强融资能力建设。加快市县融资平台整合及市场化转型,提升融资能力。2021年底前,市投控集团达到AA+评级;2023年底前,市城投公司、园区投资集团、市发投公司、高新投资集团等市级国有公司达到AA+评级。

加强金融业创新

持续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探索推出“政银保”集合融资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银团贷款、并购贷款、小企业联保贷款等,拓宽抵质押方式、扩大抵质押范围;鼓励推广出口退税融资、订单融资、票据贴现融资、保单融资、仓单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业务;推进知识产权和专利权质押融资、专利转化保险等创新工作。

积极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银行新设或转型设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推广使用“信易贷”平台,推动县区设立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中心。2023年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00亿元以上,增速不低于30%。完善农村支付结算系统,2023年实现现代金融服务手段在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引导金融资源向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农业、产业升级、绿色建筑等领域倾斜。加快设立汉中绿色金融研究院。积极申报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和碳汇金融改革实验区。加快EOD项目实施,进一步开发创新“环保贷”产品。

加快发展金融科技。加快市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小额业务和信用业务在线即时办理。到2023年,市级金融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超过3万户,累计放款不少于150亿元。同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升优化金融服务,加快“诚信汉中”建设。到2023年,全市信用建档率达到95%以上,授信率达到最大化。

维护金融业稳定

提升优化金融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金融业发展的行政环境。规范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的运营管理。

加快“诚信汉中”建设。到2023年,全市信用建档率达到95%以上,授信率达到最大化。

加强金融监管。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加强对全市各类金融业机构的监管。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建立全市防范化解处置金融风险长效机制和完善防范体系,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启动全市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早期干预、处置工作平台建设。

编辑:高思佳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登高路1388号陕西新华出版传媒大厦A座7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015号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文化艺术网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029-89370002
Copyright 2012-2019 文化艺术网
主管主办:陕西人民出版社
陕ICP备16011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