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宋光)5月17日,中共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渭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红兵就全市教育工作发展情况进行了通报。
刘红兵介绍,教育关系民生,也关系民心。为建设教育强市,渭南市计划2021年到2023年建设中小学、幼儿园86所。其中:幼儿园45所(新建29所、改扩建16所),中小学校41所(新建33所、改扩建8所)。2021年建设任务43所,其中:幼儿园18所(新建11所、改扩建7所),中小学校25所(新建19所、改扩建6所)。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7.5亿元,已开工建设中小学校20所(新建14所、改扩建6所)、幼儿园16所(新建9所、改扩建7所)。这些学校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全市学校办学条件水平,大幅度增加城区学位,为破解“大班额”、提升教育质量奠定基础。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市教育局将“三名+”建设工作(即:“名校+”“名校长+”“名师+”)作为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狠抓学校、校长、教师三个关键要素,推进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两级两类”骨干校长培训培养,培养50-60名市级名校长,数百名骨干校长队伍。实施“名师+”工程,培养市级教学名师10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300名,市级教学能手800名,万余名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
“三名+”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组建各级“名校+”教育联合体、“名校长+”发展共同体和“名师+”研修共同体,构建以“名校+”为统领、以“名师+”“名校长+”为抓手的“三名+”高质量发展格局,扩大和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不断提升校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解决“择校热”“上学难”等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
刘红兵说,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渭南市教育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以教育强市建设为统领,大力破解热点难点,严守安全防疫底线,改进作风、主动作为,凝心聚力、改革创新,推动渭南教育高质量发展。